[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单元及电子雾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935751.9 | 申请日: | 2022-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19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才学;杨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10;A24F40/90;A24F40/46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欣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21 | 代理人: | 葛勤;程光慧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单元 电子 雾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单元及电子雾化装置,该加热单元包括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嵌设于一感应发热体,感应发热体包括设置于电磁感应线圈内部的第一发热体和设置于电磁感应线圈外部的第二发热体。通过将电磁感应线圈嵌设于感应发热体内,电磁感应线圈的发热与感应发热体形成的涡流效应结合,降低了电磁感应线圈的能耗,提高了发热体的发热效率,同时,该加热单元减少了人工绕线圈的步骤,组装工艺简单,加工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热单元及电子雾化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单元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通过电加热使专用雾化液体受热形成可吸食气雾的一种装置,可用于吸入式治疗领域,也可作为替代传统香烟的新型电子香烟。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雾化器和电源,雾化器具有用于加热雾化液体的加热元件,电源用于向加热元件提供电能,使之发热。传统电子雾化装置采用的发热元件多为电阻丝,但是这种发热元件存在加热效率较低、发热不均匀的问题。
随着产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出了新型的加热方式,如电磁感应式加热的雾化装置,该种加热方式是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中设置一金属发热体,交变磁场的的磁力线变化在金属物体内产生涡流,导致金属材料发热升温,从而加热雾化液,形成气雾。目前的电磁感应式加热的雾化装置中,线圈与金属发热体具有一定间距,线圈的自感以及自身发热情况使得其能量消耗较大,导致发热体的发热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电磁感应式的雾化装置发热效率低,从而提出一种提高了发热效率的加热单元及电子雾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热单元,其包括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嵌设于一感应发热体,所述感应发热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内部的第一发热体和设置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外部的第二发热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发热体开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第一发热体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的轴向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轴向平行,所述通孔的孔径不小于0.2mm。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外周与所述第二发热体外壁的间距不大于1mm。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发热体为注塑件。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为软磁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连接有引脚件,所述引脚件延伸至所述感应发热体外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包括所述的加热单元,还包括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单元,包括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嵌设于一感应发热体,感应发热体包括设置于电磁感应线圈内部的第一发热体和设置于电磁感应线圈外部的第二发热体。通过将电磁感应线圈嵌设于感应发热体内,电磁感应线圈的发热与感应发热体形成的涡流效应结合,降低了电磁感应线圈的能耗,提高了发热体的发热效率,同时,该加热单元减少了人工绕线圈的步骤,组装工艺简单,加工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35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凸点齿轮防卡锁体
- 下一篇:一种区域地质灾害地表条件勘探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