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绒感经编网布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98611.9 | 申请日: | 202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63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许金升;刘恋;谢雪芳;林丽冰;陈小梅;张英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泰(石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02 | 分类号: | D04B21/02;D04B21/14;D04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绒感经编 网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层绒感经编网布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包括由贾卡经编机一体编织而成的网布本体,网布本体自上而下包括绒感层、网布基础层,且绒感层穿透网布基础层,在网布基础层的下方与网布基础层交织形成绒感固定层;绒感层包含第一绒感区及第二绒感区,第二绒感区围绕第一绒感区设置,且第一绒感区与第二绒感区的材质、颜色及高度中的至少一样不同,网布基础层由透明单丝编织而成具备细小网孔的通透型网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层绒感经编网布。
背景技术
绒毛型面料指表面起绒或有一定长度的细毛的面料,面料的起绒毛方式主要为绒布拉绒或者机台后期织造而成,市面上大多数采取后期拉绒起毛方式制作绒感面料此类方式很容易将绒感纤维破坏纬向强力损失较大,织物容易变形、形缩板结、失去弹性,绒毛没有支撑容易倒伏,影响柔软蓬松,存在着工序繁琐、环保等问题;后期织造的绒感面料无法满足一个面上既有多色绒感又有通透透明纹路,而传统的经编编织工艺,只能实现面平部、面网孔部、底基部或面网孔部、面平部不同纹路变化、底基部,在传统工艺上对比,传统工艺只能实现面不同平布变化、面不同网孔变化,无法实现厚薄凹凸绒感;贾卡基础工艺不偏针的情况,只能实现面稀薄平布,偏针1针情况下,可以实现面不同方向的稀薄平布以及较为厚实平布,但是厚实与稀薄纹路无论是单独还是设计结合都无法实现局部绒感加通透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绒感面料无法实现厚薄凹凸绒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多层绒感经编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绒感经编网布】
一种多层绒感经编网布,包括由贾卡经编机一体编织而成的网布本体,网布本体自上而下包括绒感层、网布基础层,且绒感层穿透网布基础层,在网布基础层的下方与网布基础层交织形成绒感固定层;绒感层包含第一绒感区及第二绒感区,第二绒感区围绕第一绒感区设置,且第一绒感区与第二绒感区的材质、颜色及高度中的至少一样不同。
优选的,第二绒感区环绕于第一绒感区的外围且第二绒感区的高度低于第一绒感区的高度。
优选的,第一绒感区与第二绒感区混合交织,使绒感层形成渐变花纹。
优选的,第一绒感区与第二绒感区独立编织成不相互联系的独立花纹。
优选的,第一绒感区与第二绒感区相互配合可形成十二层高度层次的绒感层。
优选的,网布基础层由透明单丝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多层绒感经编网布的制作方法】
一种多层绒感经编网布的制作方法,包括:
梳栉设置:选用贾卡经编机进行编织;
梳栉穿纱:将整经后的纱线按照编织工艺设置在贾卡梳栉及地梳梳栉上进行穿纱;
网布编织:利用至少两把地梳梳栉分别在前针床进行编织形成网布基础层;利用至少两对半机号贾卡梳栉在前针床和后针床之间交替编织,在后针床形成绒感层,其中利用至少一对半机号贾卡梳栉在前针床和后针床之间交替编织,在后针床的绒感层中形成具有第一绒感高度的第一绒感区,利用至少一对半机号贾卡梳栉在前针床和后针床之间交替编织,在后针床的绒感层中形成具有第二绒感高度的第二绒感区;利用至少二把地梳梳栉在前针床编织,在前针床形成绒感固定层;利用至少一把地梳梳栉在后针床编织,在后针床固定绒感层。
优选的,通过在编织第一绒感区和第二绒感区时进行不同线圈成圈数,使第一绒感区与第二绒感区的高度不同。
优选的,通过对两对半机号贾卡梳栉进行不同材质纱线的配置,并进行交错编织,使绒感层形成渐变花纹。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泰(石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信泰(石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98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材快速挤压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干燥效果好的冷干吸干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