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线材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96847.9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82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腾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H01R4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海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7 | 代理人: | 郝彦东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信息工程 实验 线材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线材剥线装置,包括剥线架,所述剥线架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前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下导线孔,所述下导线孔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顶部转动连接有上导线孔。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上下导线孔分别对应不同直径的线材和卡扣对线材进行快速固定,防止剥线时线材易发生移动,在使用时,采用了刀片调节块来调节刀片适应不同直径的线材进行剥线装置,并且采用了进线辊对线材进行自动传送,不需要人工拉出,省时省力,提高了剥线效率,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轴上的过线轮,使线材经过刀架上的剥线刀片完成剥线,减少了人工用刀具剥线容易损坏线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剥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线材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在电子信息工程实验时,经常需要进行线材的连接,在电子信息工程实验中往往用到剥线装置,现有技术中,表皮剥除主要采用剥线钳人工进行剥线,其原理为,通过对应线材直径的剥线部,破开实验要用线材的表皮,而后捏紧并拉动剥线钳将线材表皮拉出,从而完成剥线。
目前的剥线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线材进行快速固定,导致剥线时线材易发生移动,不便于使用,并且现有的剥线装置,不便于将线材的外部与线心快速分离,进而降低了剥线效率,现有的剥线装置满足不了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的使用需求,并且不能同时对不同直径的线材进行剥线,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在剥线时人工用刀具剥线容易损坏线材,且对线材进行多面切割剥线也比较麻烦,而且不能控制剥线切割口的大小深度,最重要的是,人工用刀具进行切割剥线容易划伤手,造成安全事故,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线材剥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用线材剥线装置,包括剥线架,所述剥线架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前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下导线孔,所述下导线孔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顶部转动连接有上导线孔,前端所述剥线架内壁中心位置偏上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贯穿并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左右两侧中心位置均设置有刀架,所述刀架外壁中心位置偏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两个所述刀架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刀片调节块,所述刀片调节块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剥线刀片,所述剥线架内壁左侧转动连接有五根转动轴,中间偏下位置所述转动轴外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过线轮,所述剥线架左侧外壁中心偏下位置固定连接有轴承座,前端偏下所述转动轴外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进线辊,前部偏上所述转动轴外壁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进线辊,后端偏下所述转动轴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出线辊,所述底板顶部后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收线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剥线刀片底端与过线轮之间紧靠但不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导线孔右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轴承座左侧中心位置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收线柱与第二电机之间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工作台左侧外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后端偏上所述转动轴贯穿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出线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腾,未经张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96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