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低温保温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859317.7 | 申请日: | 2022-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27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吴斌;邓亚明;裘聪;刘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跑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58;H01M10/625;H01M10/613;H01M10/653;H01M10/6567;H01M10/65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慧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3 | 代理人: | 邵晓丽 |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低温 保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低温保温结构,其包括:液冷板、第一连接部;液冷板设置于动力电池包的底部;液冷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一连接部与底护板相连;第一连接部包括:隔热片。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低温保温结构,在CTC系统下的动力电池的主要散热路径上设置隔热片,适用于CTC系统,减少了动力电池的散热,能够满足其低温保温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低温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受限于其自身材料特性,在许多中、低温应用场景下,会表现出性能大幅度下降,导致电池系统的放电量、功率特性大大受阻;当前针对独立电池包低温保温性能主要集中在对箱体型材端口的封堵、液冷板与下箱体之间的隔热垫进行底部保温,在模组与上盖之间增加隔热保温棉。这些措施为传统电池包增加内部额外物理保温措施,以此来减小电池包的温降速率,提升单次行车的初始温度。但是传统的电池包保温方案不能满足CTC 电池系统结构保温需求,传统的电池包与承载式白车身属于独立的个体,只需用电池包做好内部与外部保温,就可以保证整体的低温保温性能。然后与白车身螺栓连接即可。但在CTC的系统下电池作为底盘的一部分集成,此种方法就不能满足实际的低温保温性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低温保温结构,以解决现有动力电池的低温保温不适用于CTC系统下动力电池的低温保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低温保温结构,其包括:液冷板、第一连接部;
所述液冷板设置于动力电池包的底部;
所述液冷板的下表面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底护板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隔热片。
较佳地,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液冷板的上表面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横纵梁相连。
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焊接垫片;
所述液冷板与所述横纵梁通过所述焊接垫片穿透焊接。
较佳地,所述焊接垫片为铝片。
较佳地,所述焊接垫片的大小为1mm~2mm之间的任一值。
较佳地,所述焊接垫片的数量包括多个,不同的所述焊接垫片分布于所述液冷板的不同位置。
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螺栓;
所述液冷板与所述横纵梁通过所述螺栓相连。
较佳地,所述底护板设置有向上的凸起;
所述液冷板的下表面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底护板相连具体为:所述液冷板的下表面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凸起相连。
较佳地,所述隔热片为隔热环氧树脂片。
较佳地,还包括:结构胶组件,所述结构胶组件设置于所述液冷板上;
所述结构胶组件包括:第一结构胶部、第二结构胶部;
所述第一结构胶部位于所述液冷板的与所述动力电池包内的电芯相对的区域;
所述第二结构胶部位于所述液冷板的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横纵梁相接触的地方;
所述第二结构胶部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第一结构胶部的导热系数。
较佳地,还包括:低导热胶部;
所述低导热胶部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横纵梁与车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跑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优跑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59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肤品塑料包装容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振翅功能的风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