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倍频晶体用双陷阱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38390.6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5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英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2 | 分类号: | H01S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张佳文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倍频 晶体 陷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倍频晶体用双陷阱,包括陷阱本体;通光孔,开设于陷阱本体内,从三倍频晶体射出的紫外光适于从通光孔输出;两个吸收孔,分别位于通光孔两侧,且两个吸收孔均为盲孔,从三倍频晶体射出红外光和绿光分别进入两个吸收孔,并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在结构上比较简洁;一体的设计,增加了底部接触面积,有利于热量的传导;最重要的还是能将分开距离缩短,从而在各种腔体内的布局更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倍频晶体用双陷阱。
背景技术
在特定的情况下,紫外激光器中三倍频晶体出来的光束有紫外光、红外光和绿光,其中紫外光在中间,另外两束光与紫外光呈一定的水平角度发散开来(角度由三倍频晶体的晶面角度决定);其中红外光与紫外光的夹角大概1.88°;绿光与紫外光夹角大概0.99°;紫外激光器需要把纯净的紫外光输出出去,需要把红外光和绿光兜住。
之前很多的做法是分别设计两个陷阱将红外光和绿光兜住,由于三倍频出来的三束光夹角很小,就需要很长距离才能将紫外光与另两束光分开来,才能装陷阱,这时候陷阱的体积也不能很大,就会带来散热不好的问题;另外距离远了,意味着激光器腔体要做的很大,成本和外观上也是不划算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倍频晶体用双陷阱,解决以往陷阱兜住红外光和绿光需要将激光器腔体体积做的很大,致使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三倍频晶体用双陷阱,包括
陷阱本体;
通光孔,开设于陷阱本体内,从三倍频晶体射出的紫外光适于从通光孔输出;
两个吸收孔,分别位于通光孔两侧,且两个吸收孔均为盲孔,从三倍频晶体射出红外光和绿光分别进入两个吸收孔,并将光能转化为热能。
进一步的,所述通光孔为前小后大的楔形结构。
进一步的,两个吸收孔相对通光孔的中心线为倾斜结构;
红外光和绿光倾斜射入吸光孔,并在吸光孔内折射,直至射到吸光孔孔底。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孔的孔内壁形成喷砂层,以使进入吸收孔内的红外光和绿光发生散射。
进一步的,所述陷阱本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螺丝孔,所述螺丝孔为半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陷阱本体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一个陷阱本体上开设两个吸收孔,在结构上比较简洁;一体的设计,增加了底部接触面积,有利于热量的传导;最重要的还是能将分开距离缩短,从而在各种腔体内的布局更灵活。
可根据激光的能量大小,将陷阱本体的尺寸相应调整,能量越大,本体可设计大点;本体的作用就是将无用的光能转化为热能。通过两个螺丝固定孔将底部与腔体接触,将热量快速散发出去。
两个吸收孔做成与通光孔中心线之间形成夹角,吸收的光打到这两个孔内时,会被孔的内表面进行折射/散射(本体表面喷砂处理,有利于散射),直到孔的底部,这样热量也就会在孔内均匀分布,而不是外端特别热。
通光孔设计是楔形的设计,前小后大;前小是为了减少对3束光分开的距离要求,这样三倍频距离双陷阱的距离就不需要太长,从而减少对激光器腔体长度的依赖;后大的好处是便于调光,不至于员工调光时花很长时间来对光,而且前面两个吸收孔是斜的,也有条件在通光孔这里做成楔形。
通过两个螺丝孔与腔体接触的,固定的螺丝孔设计成了半圆形的形状,有利于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光路调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英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英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38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曲弓快拆V座结构
- 下一篇:装配辅助轮的摩托车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