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接触器的保护附件和接触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791789.3 | 申请日: | 2022-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30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冯大成;陈佳颖;张东进;孔丽娟;贾勇鹏;马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47/02 | 分类号: | H01H4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黄海鸣 |
| 地址: | 1001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接触器 保护 附件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接触器的保护附件和接触器系统。保护附件包括保护电路(15),所述保护电路(15)包括电流敏感器件(18),所述电流敏感器件(18)适于与所述接触器的接触器线圈(25)串联,其中所述电流敏感器件(18)被配置为基于流过所述接触器线圈(25)的电流的大小而选择性地处于高电阻状态或低电阻状态。根据本公开的保护附件,能够以低成本为接触器线圈提供全面保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接触器,特别地涉及用于接触器的保护附件。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用来控制大电流电路通断的电磁控制装置,在电力系统具有广泛地应用,主要用于实现电力系统配电、信号传递、电路隔离以及负载切换等功能是重要的控制节点。在接触器的应用中,接触器线圈烧毁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接触器线圈烧毁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1)接触器线圈电压过低、(2)接触器线圈电压过高、或者(3)接触器线圈电压正常,但是接触器卡滞。在以上的情况下,都可能造成接触器线圈电流过流而烧毁线圈。
一种传统的接触器保护装置通过设置欠电压过电压断路器来检测线圈的供电电压,当欠电压或过电压时切断电路。另一种传统的接触器保护装置使用带有内置带有稳压功能的电子线圈接触器。上述传统方案成本比较高,并且还需要改造线路,造成更换成本高昂并且使用不便。存在对传统的接触器保护装置进行改进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接触器的保护附件和接触器系统,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接触器的保护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电流敏感器件,所述电流敏感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保护附件安装至所述接触器时与所述接触器的接触器线圈串联,其中所述电流敏感器件被配置为基于流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电流的大小而选择性地处于高电阻状态或低电阻状态。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电流敏感器件,可以低成本为接触器线圈提供全面保护。此外,由于作为保护附件作为附件设置在接触器上,安装方便,无需线路改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敏感器件包括温度敏感元件,所述温度敏感元件被配置为在-40℃~7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低电阻特性。由此,可用温度敏感元件来为接触器线圈提供保护。此外,由于温度敏感元件具有稳定的低电阻特性,能够适应接触器的各种应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敏感元件被布置在远离所述接触器线圈的位置处,以使得在所述保护附件安装至所述接触器时所述温度敏感元件不受所述接触器线圈发热的影响。由于温度敏感元件属于温度敏感元件,通过使所述温度敏感元件远离诸如接触器线圈等热源,可以提高温度敏感元件的操作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敏感器件包括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中所述热敏电阻在常温下的电阻值与所述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相关地被确定。由此,可使用PTC热敏电阻来作为电流敏感器件,降低电流敏感器件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不超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电阻值的15%。由此,减少热敏电阻对于接触器系统的影响,可以确保热敏电阻的设置不会影响接触器线圈的正常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流敏感器件被配置为:在流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电流的大小不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电流敏感器件处于所述高电阻状态,并且在流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电流的大小小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电流敏感器件处于所述低电阻状态。由此,一旦流过所述接触器线圈的电流超过预定阈值,可以近似断开接触器线圈的控制回路,以防止接触器线圈的过电流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指示装置,所述指示装置提供所述电流敏感器件的状态指示。由此,可以方便用户通过指示装置获悉保护附件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并联在所述保护电路的进线端之间的浪涌保护器。由此,可以为保护附件提供浪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917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