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幼儿辅食恒温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80904.7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59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欣;何纪澄;赵彤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39/02 | 分类号: | A47J3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卢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幼儿 恒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幼儿辅食恒温机,包括底板、第一基座、支撑部、第二基座、加热单元、导热片、表面温感单元、驱动单元、扇叶、供电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基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第一基座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固定,所述第二基座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加热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导热片固定在所述第一基座的上端;所述表面温感单元固定在第二基座上,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幼儿辅食恒温机能进行升温和降温,通过表面温感单元检测辅食表面的温度,保证喂食到幼儿口中的食物都适温,具有使用方便,温度控制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幼儿辅食恒温机。
背景技术
幼儿(0-2岁)的肠胃系统是在出生后慢慢发育与完善的,因此幼儿的进食一般会经历由喝奶水到吃辅食再到吃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因为进食而导致食道烫伤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幼儿食道内膜比较脆弱,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在喂养期间,若辅食、水、奶粉等温度过高,就容易导致幼儿的食道被烫伤。若烫伤不严重,过一两天就会慢慢痊愈,但若烫伤严重,还会引起幼儿的口腔感染,最长的情况下两周都不能吃东西,影响幼儿的肠胃和身体发育。
在传统情况下,家长喂食时会采取用嘴吹风的方式对食物进行降温,并采取用嘴尝食物的方式凭自身经验判断当前食物温度是否合适。采取这种喂食方式,一方面容易导致幼儿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甚至可能触发胃病,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对于烫的主观感受不一样,若家长对于烫的忍受能力恰好较强,容易导致幼儿被烫伤,而若家长对于烫的忍受能力较弱,又容易导致幼儿吃过凉的食物,因幼儿体质的差别而存在导致幼儿拉肚子的风险。
现有的辅食机,除了具有对食物进行破碎、搅拌等功能外,还能对食物进行升温,但是没有降温功能,对于一开始便处于高温状态的食物的喂食很不方便,甚至存在因家长的疏忽导致向幼儿喂食了高温食物的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儿辅食恒温机,通过同时设置加热单元和扇叶,使恒温机既能进行升温又能进行降温,又通过设置表面温感单元对辅食表面的温度进行检测,既能保证喂食到幼儿口中的每一口食物都不会导致幼儿烫伤,又能使设置在导热片上的食物尽可能处于恒温状态,具有使用方便,温度控制可靠的优点。
一种幼儿辅食恒温机。包括底板、第一基座、第二基座、支撑部、加热单元、导热片、表面温感单元、驱动单元、扇叶、供电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底板设有散热孔;所述第一基座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基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第二基座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支撑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基座固定,所述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基座固定;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加热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导热片固定在所述第一基座的上端;所述表面温感单元固定在第二基座上,所述表面温感单元位于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之间,所述表面温感单元位于第二通孔外;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扇叶与所述驱动单元配合;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供电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所述表面温感单元及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底板固定,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所述表面温感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及所述供电单元电连接,当所述表面温感单元检测到的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运行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运行,当所述表面温感单元检测到的温度低于第一设定温度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停止运行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运行。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幼儿辅食恒温机。通过同时设置加热单元和扇叶,使恒温机既能进行升温又能进行降温,又通过设置表面温感单元对辅食表面的温度进行检测,既能保证喂食到幼儿口中的每一口食物都不会导致幼儿烫伤,又能使设置在导热片上的食物尽可能处于恒温状态,具有使用方便,温度控制可靠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80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具收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乙酸钠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