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72033.4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50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B04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管,包括:管盖、离心管本体,所述管盖与离心管本体端口处标有相同字母符号;所述离心管本体开口端一侧均匀分布有小孔,且小孔均匀紧密排列组成扇形形状,所述扇形外侧离心管本体端口处开有V形槽口。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管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管口处均匀分布的小孔,可过滤掉未能完全沉淀的物料,避免目标液转移时未沉淀物料进入到接收瓶中,达到料液完全分离的目的;端口处开设的V形槽口,可防止目标液转移中液体移流到离心管外壁而造成目标液的损失和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机配件,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离心管。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化学研究,食品、药品检测等一些领域中,离心分离成为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其中,离心管是操作中不可或缺的实验器材,目前使用的离心管大多是常规标准式,一般为直立圆筒形状的管体与管体分离的管盖。
但这种离心管在离心后的目标液转移过程中目标液容易移流到离心管外壁而造成目标液的损失和污染;其次,有些物料虽经过高速长时间离心,但还是会伴有些许絮状物难以沉淀而漂浮于目标液中,在目标液转移时会进入到接收瓶中,达不到料液完全分离的目的;再者,管体与管盖分离,标记混乱,操作中容易盖错,造成交叉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管,以解决现有离心管在目标液转移中容易移流到离心管外壁、未完全沉淀物料进入接收瓶、管盖标记混乱易盖错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管,包括:管盖、离心管本体,所述管盖与离心管本体端口处标有相同字母符号;所述离心管本体开口端一侧均匀分布有小孔,且小孔紧密排列组成扇形形状,所述扇形外侧离心管本体处开有V形槽口。
进一步,所述扇形位于离心管本体开口端顶部,夹角为60度~120度,夹角开口朝向离心管本体开口端,夹角顶点到离心管本体开口端端口距离为1.0cm~1.5cm。
进一步,所述扇形内小孔为均匀紧密排列分布,孔内径为0.2mm~0.5mm。
进一步,所述管盖一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V形外沿。
进一步,所述管盖下方制有与所述离心管本体管口内径尺寸相匹配的内插管,且插管长度大于1.5cm,至少在管盖与离心管本体盖合后内插管能完全遮盖离心管本体上所开设的全部小孔。
进一步,所述管盖与离心管本体的盖合方式为按压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管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管口一侧处有均匀分布的小孔,可过滤掉未能完全沉淀的物料,避免目标液转移时进入到接收瓶中,进而达到料液完全分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端口处开有V形槽口,可防止目标液转移中液体移流到离心管外壁而造成目标液的损失和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管其管盖和管体标有相同的字母,操作中可依据字母进行区分和再标记,避免盖错,造成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管,包括:管盖1、离心管本体2,所述管盖1与离心管本体2端口处标有相同字母符号;所述离心管本体2开口端一侧分布有均匀小孔3,且小孔均匀紧密排列组成一扇形形状4,所述扇形4外侧离心管本体处开有V形槽口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未经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72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钢上下基板同步凹印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收板双销丁包胶喷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