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环成形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729507.7 | 申请日: | 2022-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98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麦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0;B21D45/02;B21D53/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3 | 代理人: | 李凤娇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环 成形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成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环成形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基座上固定有下模具,下模具下方连接有用于执行脱模动作的脱模组件,下模具上方设置有安装于基座上的上模具组件;上模具组件与下模具配合挤压金属环,使金属环由平面状变形至圆台型,从而扩大金属环内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金属环类零件在装配过程中,尤其是过盈配合时存在装配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环成形机构。
背景技术
金属环类零件在与其他零件进行过盈配合时,往往存在装配困难的问题。现阶段的解决办法是,在机构进行装配前,对金属环进行整体加热,使其受热膨胀,从而扩大金属环的内径,之后套设于所要装配的零件上,待其冷却之后,内径自然恢复至初始大小,从而形成过盈配合。但这种装配方式存在加热及冷却过程周期较长,金属环被加热后易发生氧化,且对于与之装配的零件不能是尼龙等不耐热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环成形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金属环类零件在装配过程中,尤其是过盈配合时存在装配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环成形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下方连接有用于执行脱模动作的脱模组件,所述下模具上方设置有安装于基座上的上模具组件;所述上模具组件与所述下模具配合挤压金属环,使金属环由平面状变形至圆台型,从而扩大金属环内径。
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上基座和通过立柱连接于上基座下方的下基座;其中,所述上模具组件设置于所述上基座上,所述下模具和所述脱模组件设置于所述下基座上。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通过压块固定于所述下基座上,所述下模具上方开有型腔,所述型腔内轮廓呈倒置的圆锥形,所述下模具中开还有一处凹槽。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组件包括压力机和压头;所述压力机竖直固定于所述上基座上方,所述压头位于所述下模具正上方,并通过法兰与所述压力机连接;所述压头外轮廓与所述型腔内轮廓相同,并可嵌合于所述型腔内,使金属环成形于所述型腔与所述压头之间,用于扩大金属环内径。
优选的,所述脱模组件包括:脱模器、用以升降所述脱模器的丝杆和用于驱动所述丝杆的伺服电机;所述脱模器紧密贴合于所述凹槽中并在所述丝杆的作用下升降,当所述脱模器降至最低位置时,其上表面与所述型腔内轮廓处于同一圆锥面内;所述丝杆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母与推板固定并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螺杆下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竖直相连;所述螺杆上套设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所述下基座,且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脱模器和所述推板固定;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丝杆带动所述推杆升降从而使所述脱模器执行脱模或复位动作;
其中,所述下基座下方固定有连接架,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下方。
优选的,所述推板两侧竖直且相对推杆等距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导向器,所述导向器包括导向柱和导向套;其中所述导向柱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下基座和所述连接架上,所述导向套套设于导向柱上并可上下滑动,其外部带有台阶,通过所述台阶与所述推板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与传统过盈安装采用的加热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挤压方式将原本呈圆环状的金属环加工为圆台状,从而扩大金属环内径,使得金属环便于装配。具有加工速度快,金属环不易氧化,适用于不耐热材料的特点。
(2)型腔设计为圆锥形,故可以装载不同直径的金属环,亦可以一次同时加工不同直径的金属环,提高了生产效率。
(3)当金属环直径不同时,其在型腔中所处的高度亦不同,故脱模机构采用伺服电机搭配丝杆驱动,相比采用气缸或者液压缸来说运动准确度更高,可以将不同直径的金属环准确升至同一高度,便于后续其他机构的上下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麦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麦特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29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形件的自动供料收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土壤污染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