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能量密度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92900.3 | 申请日: | 2022-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51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才子实;梁听;姚舜;张坤;田启明;胡学平;杨亦双;杨庆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1 | 分类号: | H01M50/51;H01M50/502;H01M50/519;H01M10/0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汪喆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量 密度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能量密度电池,涉及电池领域。每个所述极芯的两侧均分别形成有正极耳和负极耳;当多个所述极芯堆叠连接时,沿多个所述极芯的堆叠方向,位于所述电池的第一端的所述极芯的正极耳形成为所述电池的正极耳;位于所述电池的第二端的所述极芯的负极耳形成为所述电池的负极耳;位于所述电池的中间部位的所述极芯的正极耳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极芯的负极耳相连接,使得多个所述极芯沿所述堆叠方向串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目前市面上的电池中的极芯均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其具体制作方法为在隔膜两侧分别插入正极片和负极片,形成“隔膜包裹负极,负极包裹正极”的结构。但具有该结构的极芯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电压和容量的要求,并且由于热量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电池的性能下降,即电池的能量密度过低。
此外,当前采用并联方式的电芯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电压和容量的要求,在电池制作完后需要进行分容测阻工序确定电池的容量和电压电阻,将容量、电压、电阻相近的电池配成一组,再由pack工序进行装配。如此延长了电池的生产周期,造成电池的生产成本增加,并且降低了电芯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能量密度电池,以解决现有电池能量密度受限、极芯利用率过低的问题。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能量密度电池,包括多个顺次堆叠连接的极芯,其中,每个所述极芯的两侧均分别形成有正极耳和负极耳;当多个所述极芯堆叠连接时,沿多个所述极芯的堆叠方向,位于所述电池的第一端的所述极芯的正极耳形成为所述电池的正极耳;位于所述电池的第二端的所述极芯的负极耳形成为所述电池的负极耳;位于所述电池的中间部位的所述极芯的正极耳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极芯的负极耳相连接,使得多个所述极芯沿所述堆叠方向串联。
优选地,每个所述极芯由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组成;所述正极片形成有子正极耳,多个所述子正极耳连接形成所述极芯的正极耳;所述负极片形成有子负极耳,多个所述子负极耳连接形成所述极芯的负极耳。
优选地,所述子正极耳的宽度与所述正极片的宽度一致;所述子负极耳的宽度与所述负极片的宽度一致;所述正极片的尺寸比所述负极片的尺寸小。
优选地,每个所述极芯中的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依次交替堆叠,并且相邻的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设置有绝缘隔膜。
优选地,每个所述极芯中的所述负极片的数量比所述正极片的数量多一个。
优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位于所述极芯的正极耳和所述极芯的负极耳的所在侧,每个所述极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均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极柱,设置于与所述正极耳连接的所述电路板的所述极柱形成为正极柱,设置于与所述负极耳连接的所述电路板的所述极柱形成为负极柱。
优选地,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分别位于所述极芯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极芯和所述电路板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容纳空间中还设置有电解液,所述极芯浸泡于所述电解液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高能量密度电池,通过将电池中的多个极芯设置为串联的结构,即相邻两个极芯中的一者的正极耳与另一者的负极耳相连接,并且将正极耳和负极耳设置在极芯的相对两侧,使得电池内部的两侧因充放电产生的热量更均匀的分布在电池内部,从而避免了因电池内部温度不一致而导致的电池的能量密度过低,进而增加了极芯的利用率。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92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钢加热炉上钢小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耐高温的复合针刺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