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草原用捕虫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67452.1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09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清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A61L2/18 |
代理公司: | 安徽协知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47 | 代理人: | 何键云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原 用捕虫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原用捕虫器,包括内部装有消毒液的底盘,底盘内部底壁对称设置有丝杆和滑杆,丝杆与底盘转动连接,底盘上方设置有放置组件,且放置组件一侧与丝杆螺纹连接,放置组件另一侧与滑杆滑动连接,放置组件上表面中心设置有诱虫灯管,放置组件上表面设置有套设在诱虫灯管外部的电网,放置组件上方设置有位于丝杆和滑杆顶端的顶板,且顶板中心设置有套设于电网外部的保护筒,保护筒顶端中心开设有过线孔。能够将蚊虫电死之后,再通过消毒液进行消毒杀菌,提高捕虫器的功能性,同时能够当装置闲置时,将诱虫灯管和电网等重要部件收纳至保护筒内部,解决了捕虫器重要部件一直裸露在外部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草原捕虫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草原用捕虫器。
背景技术
对于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养殖牛、羊等畜禽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草原上的蚊虫较多,蚊虫叮咬容易造成疾病传播,因此在牛羊圈旁边安装捕虫器非常有必要。
现有捕虫器虽然能够起到捕虫的效果,但是并不能对捕捉到的蚊虫进行消毒杀菌,功能较为单一,同时捕虫器上的电网等结构大多采用固定的方式与架体进行连接,当捕虫器闲置时电网等重要部件一直裸露在外部容易损坏,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草原用捕虫器,包括内部装有消毒液的底盘,所述底盘内部底壁对称设置有丝杆和滑杆,所述丝杆与底盘转动连接,所述底盘上方设置有放置组件,且放置组件一侧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放置组件另一侧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放置组件上表面中心设置有诱虫灯管,所述放置组件上表面设置有套设在诱虫灯管外部的电网,所述放置组件上方设置有位于丝杆和滑杆顶端的顶板,且顶板中心设置有套设于电网外部的保护筒,所述保护筒顶端中心开设有过线孔,且过线孔内部贯穿有用于保护诱虫灯管和电网导线的理线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组件包括环板、对称设置于环板上表面的L型板、分别设置于L型板两端的螺纹套和滑套、设置于环板上方中心的圆板、对称设置于圆板两端的侧板和对称开设于侧板下表面且与环板相适配的弧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盘内部底壁设置有转动座,且丝杆底端设置有与转动座内部相适配的转盘,所述丝杆靠近转动座的外壁设置有调节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杆与滑杆等直径设置,所述顶板两端对称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贯穿于顶板的旋转轴、设置于旋转轴两端的限位环和设置于旋转轴底端且与丝杆相适配的连接套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盘下表面环形阵列有L型支撑板,且L型支撑板上均插设有插地钉。
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的底盘、丝杆、滑杆、诱虫灯管、电网、顶板、保护筒、过线孔和理线套等结构,能够将蚊虫电死之后,再通过消毒液进行消毒杀菌,提高捕虫器的功能性,同时能够当装置闲置时,将诱虫灯管和电网等重要部件收纳至保护筒内部,解决了捕虫器重要部件一直裸露在外部容易损坏的问题,同时能够对捕虫器电性元件的导线统一进行理线,避免调节诱虫灯管和电网位置时发生导线缠绕混线的情况。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清,未经王海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674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Y型取样管的疏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档案盒打印机的盒体夹紧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