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固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64163.6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11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廖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泓源(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20 | 分类号: | B30B9/20;B30B9/26 |
代理公司: |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9 | 代理人: | 黄莹 |
地址: | 362021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处理 用固液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固液分离装置,属于厨余垃圾处理技术设备领域,包括左右相连的第一滤过仓和第二滤过仓,第一滤过仓和第二滤过仓之间设有升降门进行隔离,使用时,旋转滚筒与第一滤过仓仓体内侧的弧度相互配合、从而将固态厨余垃圾卡住;旋转滚筒的下方设有用于推料的推料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旋转滚筒和第一滤过仓弧形的仓壁配合,便于卡接固态厨余垃圾废料,之后在转动下料的过程中通过带动固态厨余垃圾沿着弧形边部挤压,使得厨余垃圾内的汁液能够被挤压出,再利用下方的推料块和升降门的配合,方便在第一气缸推料过程后将固态厨余垃圾压扁并挤压出汁液,与现有技术中的静置法相比,将厨余垃圾中的固液分离更加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余垃圾处理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厨余垃圾的固液分离,现有技术中往往用隔板静置的方式去除固态液体垃圾内的汁液,并通过隔板将固液垃圾进行分隔,这种常规方式能够去除固态厨余垃圾中的部分液体,却不能有效对厨余垃圾进行挤压和去除内部含有的汁液。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固液分离装置,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使之能够有效的去除固态厨余垃圾中的汁液。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制造并使用的餐厨垃圾处理用固液分离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左右相连的第一滤过仓和第二滤过仓,所述第一滤过仓和第二滤过仓之间设有升降门进行隔离,所述升降门通过第二气缸带动升降,所述第一滤过仓的内部设有用于卡料的旋转滚筒,所述旋转滚筒的圆周外部设有弧形隔板;使用时,旋转滚筒与第一滤过仓仓体内侧的弧度相互配合、从而将固态厨余垃圾卡住;
所述旋转滚筒的下方设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活动端设有推料块、另一端安装在第一气缸上;
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下方设有第一过滤网格板,所述推料块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格板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第一过滤网格板的下方设有积液空腔;
所述第二滤过仓的底部设有斜向下安装的第二过滤网格板,所述第二过滤网格板的下方也设有积液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过仓的顶部设有进料导板,所述进料导板倾斜朝向旋转滚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滚筒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另一端安装在轴承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杆拉伸到极限值的位置时,所述推料块接触到所述第一滤过仓和第二滤过仓之间的临界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积液空腔的下方均设有出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过仓的出料末端设有传送台。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旋转滚筒和第一滤过仓弧形的仓壁配合,便于卡接固态厨余垃圾废料,之后在转动下料的过程中通过带动固态厨余垃圾沿着弧形边部挤压,使得厨余垃圾内的汁液能够被挤压出,再利用下方的推料块和升降门的配合,方便在第一气缸推料过程后将固态厨余垃圾压扁并挤压出汁液,与现有技术中的静置法相比,将厨余垃圾中的固液分离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滤过仓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泓源(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泓源(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641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装置和内窥镜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输送原料的制鞋用液压裁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