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数据挖掘分布式存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52461.3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73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物质(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97 | 分类号: | H04L67/109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恒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808 | 代理人: | 孙静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挖掘 分布式 存储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数据挖掘分布式存储系统,包括客户端、无线连接模块、远程控制模块、状态管理功能模块和服务器,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相连接,所述无线连接模块与所述远程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模块相连接,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相连接,本装置设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上的客户端通过无线连接模块连接远程控制模块,客户端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进行远程传输,数据通过数据备份单元进行备份,保证资料的安全,本装置通过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采用可扩展的系统结构,利用多台服务器分担存储单元,通过状态管理功能模块进行管理和定位,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还易于扩展,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数据挖掘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大数据挖掘分布式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科学计算和商业计算等众多应用领域会产生了规模相当巨大的数据,并且数据量仍在快速增加,呈海量形式发展。大数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数据不仅仅是数据的“大量化”,而是包含“快速化”、“多样化”和“价值化”等多重属性。预计到2020年,全球电子设备存储的数据将暴增至35ZB。每秒钟,人们会发送290万封电子邮件:每分钟,人们会向Youtube上传60个小时的视频:每一天,人们会在Twitter上发1.9亿条微博消息以及在Fzcebook发出40亿条信息。面对海量的数据,大数据存储与处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包括如何弹性地应对数据和负载的动态变化、如何有效存储和海量的数据以及支持大数据上的智能分析和事务处理,在科学计算方面,如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领域都会产生规模庞大的数据,而且每年的数据规模达到若干PB。而在商业计算方面,Web搜索、社会网络等需要处理的数据规模也非常庞大,例如,Google和Facebook等应用产生的数据达到PB甚至EB级,按照摩尔定律,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光纤技术的发展也大大加快了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速度。但是,数据存取受限于存储介质的机械运动,使得数据存取成为制约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数据存储的急剧膨胀,企业需要不断购置大量的存储设备来应对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大数据挖掘设备不仅存储设备的采购预算越来越高,大多数企业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开支,并且大量的异构物理存储资源大大增加了存储管理的复杂性,容易造成存储资源浪费和利用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大规模存储应用的需要,可靠性不强,需要一种大数据挖掘分布式存储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数据挖掘分布式存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数据挖掘分布式存储系统,包括客户端、无线连接模块、远程控制模块、状态管理功能模块和服务器;
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无线连接模块相连接,所述无线连接模块与所述远程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客户端与所述状态管理功能模块相连接,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控制模块分为打印机和数据备份单元,所述打印机和数据备份单元均与远程控制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客户端为分布式,所述状态管理功能模块与电池模块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客户端一端连接有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与服务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一端连接有两个储存单元,所述服务器为两个,所述储存单元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物质(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元物质(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52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随行线缆测试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