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结疤物料液相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41396.4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38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程福友;董成茂;刘双燕;沈雨枫;权昆;尚锐;侯国峰;肖哲;张滇豫;安伟;刘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智能数维(杭州)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铝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B08B9/032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陈湍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疤 物料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易结疤物料液相取样装置,易结疤物料液相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路,取样管路包括互相连接配合的取样管、手动阀门、清洗阀门、泵出口阀门、排污阀门、取压一次阀门、取样阀门及加压泵。取样方法包括交替循环的取样与冲洗步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样过程简单高效;取样的物料均匀,提高了取样检测的精准度;每次取样结束后都对取样管路进行清洗,避免物料的结疤,不影响下次取料。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易结疤的液相物料的取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易结疤物料液相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化工物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物料进行化验分析,以指导生产有序进行。在对物料进行取样时,如果采用人工方式,存在即费时又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现有技术中液相物料多采用自动取样,但对于易结疤液相物料则存在取样管路结疤的问题,该问题严重影响自动取样的实施,例如在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中,涉及供矿、磨浮、溶出、分解、蒸发、成品等多个工艺过程,一条标准的氧化铝生产线,需要进行液相取样的点有40多个,取样过程中,取样点比较分散,取样点设备有管道、罐体等,且取样管尺寸不一,当氧化铝物料在管道内结疤后,对取样会造成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结疤物料液相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路,所述取样管路包括取样管、手动阀门、清洗阀门、泵出口阀门、排污阀门、取压一次阀门、取样阀门及加压泵,所述清洗阀门及泵出口阀门均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A、B、C三个方向的连通口;
所述取样管的一端与被取样设备的取样点连通,取样管的另一端连接手动阀门,所述手动阀门的出口与清洗阀门的A向连通口连通,清洗阀门的B向连通口为清洗介质进口,清洗阀门的C向连通口通过管道一与加压泵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口连接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分别通过支管依次连接排污阀门、取压一次阀门及取样阀门,所述取压一次阀门连接有电接点压力表,所述取样阀门的出口与取样组件配合,所述出料管的出口与泵出口阀门的C向连通口连接,所述泵出口阀门的B向连通口通过管道二与被取样设备连通,泵出口阀门的A向连通口通过管道三与手动阀门的出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手动阀门的出口端还连接有手动疏通管路。
优选的,所述取样管路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可视化逻辑控制单元及操控展示单元;
所述可视化逻辑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及与控制器连接的操作面板,所述控制器与取样管路的清洗阀门、泵出口阀门、排污阀门、取压一次阀门、取样阀门、加压泵及取样组件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清洗阀门、泵出口阀门、排污阀门、取压一次阀门及取样阀门的开合,控制加压泵的启动及关闭,控制取样组件的运行,以完成自动取样及取样管路清洗功能;
所述操控展示单元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接收语音或手机APP的无线信号;通过手机APP与控制开关的配合,不仅能够实现取样控制,而且手机APP的客户端还提供了展示功能,具有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到各取样点的化验结果。同时也可以查看装置运行状态,实时掌握装置取样情况,了解装置是否正常运行等。
优选的,所述操作面板包括主界面和参数设置界面,所述主界面用于显示取样参数信息,例如定时取样、非定时取样情况及下次取样信息的显示,所述参数设置界面用于取样参数的设置,例如定时取样的取样周期、清洗时间等取样参数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智能数维(杭州)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铝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铝智能数维(杭州)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铝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413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