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预制件下料布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27983.8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34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程刚;刘士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金蚂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预制件 布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件下料布料装置,包括下料机构和安装在下料机构底部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内部具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定位孔,所述下料管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出料软管,多个所述出料软管的自由端连通有插接在所述定位孔的出料硬管。本实用新型中,根据预制件模具的尺寸,将多个出料软管底部的出料硬管插入不同的定位板不同的定位孔内侧,使得出料硬管均匀分布在预制件模具的上方,混凝土原料通过多个出料软管流动至出料硬管内侧后,再均匀向预制件模具内侧输送,使得混凝土原料在预制件模具内侧均匀布料,此时,解决了难以在下料管出料过程中进行均匀布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件下料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件是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预先在工厂制成的建筑构件,包括梁、板、柱及建筑装修配件等,通过将预制件模具放置在下料机构的下料管下方,通过下料机构将混凝土原料通过下料管向预制件模具内侧输送,由于下料管下料时大多集中将混凝土原料输送在预制件模具内侧,从而导致预制件模具内混凝土原料分布不均匀,此时,大多需要通过人工推动混凝土原料布料,使得混凝土原料大致均匀的分布在预制件模具内侧,难以在下料管出料过程中进行均匀布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难以在下料管出料过程中进行均匀布料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下料布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下料布料装置,包括下料机构和安装在下料机构底部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内部具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定位孔,所述下料管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出料软管,多个所述出料软管的自由端连通有插接在所述定位孔的出料硬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料管上安装有弹性挤压所述出料硬管稳定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内侧的弹性压紧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在下料管侧壁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部安装有数量与所述出料硬管匹配的多个支撑伸缩杆,所述支撑伸缩杆的末端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伸缩杆的外部套设有挤压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块的侧壁通过沿Z轴分布的转轴铰接有调节伸缩杆,所述调节伸缩杆的末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出料硬管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板通过连接架与所述下料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硬管的外表壁与所述定位孔的内壁贴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下料管的底部连通多个出料软管,根据预制件模具的尺寸,将多个出料软管底部的出料硬管插入不同的定位板不同的定位孔内侧,使得出料硬管均匀分布在预制件模具的上方,此时,通过下料机构向下料管内侧输送混凝土原料,混凝土原料通过多个出料软管流动至出料硬管内侧后,再均匀向预制件模具内侧输送,使得混凝土原料在预制件模具内侧均匀布料,此时,解决了难以在下料管出料过程中进行均匀布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料管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料管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金蚂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金蚂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279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防水透镜的注塑LED模组
- 下一篇:一种水中锰离子浓度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