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625071.7 | 申请日: | 202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92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航宇 |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肖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腿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腿器,涉及康复医疗器械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利于穿戴者行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助膝器、第一万向节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用于连接助踝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与所述助膝器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能关于所述第一万向节朝所述助膝器的前后左右向摆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既能便于穿戴者行走,也能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助膝、助踝的效果更加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助腿器。
背景技术
人会因疾病、受伤等情况导致腿脚损伤,发生行走机能退化,造成一段时间内的行动不便,在此期间需要借助助行器行走并帮助恢复行动机能。
现有的助行器大多单独针对膝部、脚踝提供助膝器和助踝器,助膝器和助踝器为相关关节提供稳定和支撑助力的效果,但膝部和脚踝并没有连接成一整体,不能将膝部所受的身体重量传递到助膝器处,无法很好地减轻膝部负担。有的助行器会将助膝器和助踝器通过一根连杆固定连接起来,连接杆提供腿部支撑,用来防止膝盖和脚踝酸软而摔倒的情况发生,但并未充分考虑人行走时膝盖和脚踝之间的复杂复合运动,由于没有留出活动空间,没有伸缩度,会导致穿戴者行走时助膝器与助踝器相互的牵拉感较强,不仅不利于穿戴者行走,也会导致助膝器上下窜动,降低对膝部的保护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助腿器,用以解决现有助行器不利于穿戴者行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助腿器,包括助膝器、第一万向节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用于连接助踝器;所述连接杆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与所述助膝器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能关于所述第一万向节朝所述助膝器的前后左右向摆动。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助膝器通过第一万向节与位于其下方的连接杆连接后,使得助膝器与连接杆之间可在前后左右向做出灵活的活动,给膝盖处的连接杆留出了活动空间,使连接杆可以配合膝盖与脚踝之间的复杂动作而动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穿戴者行走时助膝器与助踝器相互的牵拉感,有利于穿戴者行走。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具有两根左右排布的上支杆,每根所述上支杆均通过一所述第一万向节与所述助膝器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上支杆的顶端连接相应所述第一万向节的底端,所述第一万向节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助膝器的底端。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连接杆顶部的两根上支杆在左右向上岔开与助膝器的底端连接后能够更好地承受左右两侧方向的力,改善助膝器和连接杆之间的受力,可增加助腿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连接杆设置为两根,两根所述连接杆分别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活动连接所述助膝器底端的左右两侧。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将连接杆的数量设置为两根后,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分布在助膝器左右两侧的连接杆来提高助膝器和助踝器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上支杆的顶端通过一可压缩的弹性件连接相应所述第一万向节的底端,所述上支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万向节的底端能在所述弹性件的压缩方向上调节间距。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弹性件可吸收第一万向节与上支杆之间的压力,可缓解行走时身体重量对膝盖部位的冲击力,同时也可在行走时自动调节助膝器与连接杆之间的间距,减少连接杆对助膝器的牵拉,既可提高行走舒适性,以有利于穿戴者行走,又可减小助膝器上下窜动,保证助膝器对膝部的保护功效。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还包括助踝器和第二万向节;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第二万向节与所述助踝器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能关于所述第二万向节朝所述助踝器的前后左右向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航宇,未经刘航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25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T引导下防止辐射的操作床
- 下一篇:汽车阀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