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出口管嘴结构及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22611.6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99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鲁;齐炳雪;王威;孟东旺;孙惠敏;雷伟俊;许杰;杨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D1/00 | 分类号: | G21D1/00;F22B1/28;F22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迪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中国(上海)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出口 结构 高温 气冷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出口管嘴结构及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其中蒸汽出口管嘴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且相互连接的主蒸汽出口接管、过渡接管和主蒸汽管嘴;主蒸汽出口接管和过渡接管之间设有第一隔离空间,第一隔离空间内设有出口接管绝热层和伴热带;主蒸汽出口接管一端连通主蒸汽管道,另一端连通主蒸汽管板的主蒸汽穿管孔;过渡接管与主蒸汽管嘴之间设有第二隔离空间,第二隔离空间内设有主蒸汽管嘴绝热层主蒸汽管嘴绝热层一端延伸至第二隔离空间外,且外表面设有蒸汽发生器绝热层。本实用新型的管嘴结构,可以降低主蒸汽管嘴温差和温度梯度,降低管嘴的蠕变应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出口管嘴结构及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高温气冷堆(HTR-PM)是国际上公认的具有先进技术特征的新型核反应堆,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具有固有安全性、发电效率高、用途广泛等特点,在国际上受到广泛的重视,也是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统主要特征的新型核反应堆堆型。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与传统压水堆存在较大差异,采用了立式、直流螺旋管组件式结构,与主氦风机一起放置于蒸汽发生器壳体中,其设备结构首次应用于工程实际。高温气冷堆主蒸汽管箱位于蒸发器壳体主蒸汽出口位置,是连接一二回路最大的高温、承压安全1级部件,需采用高温材料。由于主蒸汽管箱特有的“热袖”结构,一二回路温差大,主蒸汽管箱在启堆和停堆过程中受温度变化影响,容易产生蠕变损伤超标问题,影响高温气冷堆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蒸汽出口管嘴结构,可以根据主蒸汽出口接管和过渡接管的温度差调整伴热带功率,使两接管的温度差在限值以内,降低整体结构的蠕变应力;同时采用多层绝热结构,减少径向的温度梯度,降低主蒸汽出口接管和过渡接管的温度差,进一步减小蠕变应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汽出口管嘴结构,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且相互连接的主蒸汽出口接管、过渡接管和主蒸汽管嘴;
所述主蒸汽出口接管和过渡接管之间设有第一隔离空间,所述第一隔离空间内设有出口接管绝热层和伴热带;所述主蒸汽出口接管一端连通主蒸汽管道,另一端连通主蒸汽管板的主蒸汽穿管孔;
所述过渡接管与所述主蒸汽管嘴之间设有第二隔离空间,所述第二隔离空间内设有主蒸汽管嘴绝热层;所述主蒸汽管嘴绝热层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隔离空间外,且外表面设有蒸汽发生器绝热层;所述蒸汽发生器绝热层位于主蒸汽管嘴与所述过渡接管靠近所述主蒸汽管板一端的端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蒸汽出口管嘴结构,可以根据主蒸汽出口接管和过渡接管的温度差调整伴热带功率,使两接管的温度差在限值以内,降低整体结构的蠕变应力;同时采用多层绝热结构,减少径向的温度梯度,降低主蒸汽出口接管和过渡接管的温度差,进一步减小蠕变应力。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蒸汽出口管嘴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蒸汽出口接管、主蒸汽管板、过渡接管和主蒸汽管嘴均为环形锻件;所述伴热带安装在所述过渡接管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绝热层靠近所述主蒸汽管板一端的端面与所述主蒸汽管嘴绝热层靠近主蒸汽管板一端的端面平齐;所述蒸汽发生器绝热层为环状,且内孔连接所述主蒸汽管嘴绝热层;所述蒸汽最外侧距所述主蒸汽管嘴绝热层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绝热层距所述主蒸汽出口接管与所述主蒸汽穿管孔连接处的距离为渡接管总长度的15-2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器绝热层为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包括自主蒸汽管板一侧向所述主蒸汽管道一侧依次设置的6625合金、陶瓷绝热纤维和316不锈钢;所述6625合金、陶瓷绝热纤维和316不锈钢通过陶瓷铆钉连接成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22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电力执法记录仪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四面不出筋叠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