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剪力墙模板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17190.8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59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秦绍清;汪涛;曹孟齐;武鑫;曹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0 | 分类号: | E04G11/20;E04G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黄娟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力 模板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剪力墙模板支撑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剪力墙施工的问题。本剪力墙模板支撑装置,包括用于围在剪力墙钢筋骨架周围的前模板、后模板、左模板、右模板,所述前模板与所述后模板通过穿过剪力墙钢筋骨架的前后螺栓连接,所述左模板及右模板与所述后模板之间通过竖向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左模板及右模板与所述前模板之间通过左、右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伸缩机构连接后模板及左右模板,使得两者可以交替的向上移动,继而实现对每层剪力墙的支撑,从而不必采用吊机吊放,施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剪力墙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
另外,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差而设置的缝隙,即变形缝,变形缝一般宽度较窄,因此变形缝两边剪力墙模板的支设和拆除在结构施工时往往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传统模板施工方法是,采用塔吊吊放模板,此方法费时费工,占用塔吊的工时,且操作不便。
为此,一种便于施工的剪力墙模板支撑装置成为了业界的亟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剪力墙模板支撑装置,本剪力墙模板支撑装置便于实现模板的上下移动,便于剪力墙模板的支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剪力墙模板支撑装置,包括用于围在剪力墙钢筋骨架周围的前模板、后模板、左模板、右模板,所述前模板与所述后模板通过穿过剪力墙钢筋骨架的前后螺栓连接,所述左模板及右模板与所述后模板之间通过竖向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左模板及右模板与所述前模板之间通过左、右螺栓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板为铝板,所述铝板上设置用于连接所述前后螺栓的螺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伸缩机构为气压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模板边侧与所述左模板及右模板边侧滑动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模板边侧具有限制所述左模板及右模板向外侧移动的侧面弯折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左模板及右模板底部边侧设置有向外侧弯折的底部弯折部,所述竖向伸缩机构连接在所述底部弯折部与所述后模板顶部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伸缩机构顶部与所述后模板顶部之间通过前后横向伸缩机构连接,所述底部弯折部具有向上弯折的向上弯折部,所述向上弯折部限制所述后模板向后移动一定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剪力墙模板支撑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伸缩机构连接后模板及左右模板,使得两者可以交替的向上移动,继而实现对每层剪力墙的支撑,从而不必采用吊机吊放,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后模板向上移动的示意图;
图4是左右模板向上移动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17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物芯高强输送带
- 下一篇:多销轴铰接支座以及连接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