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结构及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09894.0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21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原;汪勇;纪涵;董顺;严科;杨启明;刘桂梅;刘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江海浪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结构 成像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及成像设备,成像设备包括散热结构和成像仪。散热结构包括安装件、抽取组件和换热组件,安装件内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用于放置成像仪;抽取组件内形成有换热通道,抽取组件设置在安装件的顶部,并在安装件上形成有与换热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安装腔内的气体能够由第一进风口进入换热通道内,并由第一出风口回到安装腔内;换热组件设置在换热通道上,换热组件能够对换热通道内的气体换热。安装腔的气体由第一进风口进入换热通道内,换热通道上设置有换热组件能够对气体进行换热,进而降低气体的温度。降温后的气体由第一出风口进入安装腔内,实现对安装腔内气体进行降温,进而实现对成像仪的降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散热结构及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中,光电成像技术指利用光电系统获取影像信息的技术和方法,通常以光辐射作为信息或能量的载体,使用光电器件进行探测、传感和测量的系统,光电成像技术已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是人类文明和发展的基本需要。随着光电成像装置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部的空间排布较为紧密,导致内部散热压力较大,散热效果有限,无法满足高强度的工作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成像仪进行散热的散热结构及成像设备。
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安装件、抽取组件和换热组件,所述安装件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用于放置成像仪;所述抽取组件内形成有换热通道,所述抽取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件的顶部,并在所述安装件上形成有与所述换热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安装腔内的气体能够由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换热通道内,并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回到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换热通道上,所述换热组件能够对所述换热通道内的气体换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取组件包括换热管和第一风机,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换热组件和所述换热管连接,所述换热管内形成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管的一端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机安装在所述换热通道内,以使所述换热通道内的气体能够由所述第一进风口向所述第一出风口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取组件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处,所述喷头的喷腔内径尺寸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开始沿朝向所述安装腔的方向趋于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呈凹凸状排列设置在安装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件和第二换热件,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连接,所述第一换热件沿与水平面平行的方向设置在所述换热管上,所述第二换热件沿与水平面相交的方向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均能够对所述换热通道内的气体换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换热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件上,且均位于所述换热管的一侧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并用于贴合所述成像仪,所述散热组件内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安装件上形成有与所述散热通道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用于引进外界气流至所述散热通道内,并将所述散热组件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至外界环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用于和所述成像仪贴合,所述第二散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件上,且延伸至所述散热通道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进风口处,所述第二风机能够引导外界气体进入散热通道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处还设置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能够对外界气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南方电网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09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风隔热塔夫绸
- 下一篇:气相产物用的传送装置和烯烃催化裂解反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