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鱼类抢救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77960.3 | 申请日: | 2022-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7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嘉楠;郑跃平;范厚勇;王振根;杨剑;许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圣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鱼类 抢救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鱼类抢救设备,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管,所述主箱体的内底部设有过滤腔,所述储水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溢流板,所述储水池靠近溢流板的一端设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内滑动插设有插拔管;所述过滤腔内设有多个过滤槽,多个所述过滤槽内均填充有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槽的内底部设有与过滤腔相通的多个通孔,所述过滤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气泵。本实用新型配备的循环水处理设备可以稳定水质,给鱼类一个相对安全的水环境,设备上配有万向轮,便于移动或运输,减少人力,同时循环水系统具有循环、过滤、杀菌、增氧的功能,网盖的设置防止鱼类逃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救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鱼类抢救设备。
背景技术
中华鲟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以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中华鲟肠道胀气时,会在水中失衡,呈翻转状态,也就是俗称的翻白肚皮,如果置之不理,中华鲟就会逐渐死亡。
现有技术中胀气失衡的中华鲟会被用担架固定的水池里,但是这种方式一是难以给中华鲟营造一定流速的水流,要么就是水流较小,要么就是开启大功率水泵13让整个水池的水流动起来,这样能耗较大;二是如果中华鲟有挣扎,担架会造成鱼鳍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胀气失衡的中华鲟会被用担架固定的水池里,但是救助效果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鱼类抢救设备。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鱼类抢救设备,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管,所述主箱体的内底部设有过滤腔,所述储水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溢流板,所述储水池靠近溢流板的一端设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内滑动插设有插拔管;
所述过滤腔内设有多个过滤槽,多个所述过滤槽内均填充有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槽的内底部设有与过滤腔相通的多个通孔,所述过滤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气石,所述过滤腔靠近气石一端的底部固定插设有UV杀菌灯管;
所述主箱体内底部远离过滤槽的一端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内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过滤槽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上螺纹连接有球阀,所述导管的顶部贯穿控制腔的内壁并向储水池内延伸。
优选地,所述主箱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多个万向自锁轮。
优选地,所述储水池的顶部滑动套设有网盖。
优选地,所述过滤材料为过滤棉、活性炭或石英砂。
优选地,所述导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导管位于储水池内一端外壁的上固定套接有海绵套。
优选地,所述储水池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导管对应的挡水板。
优选地,所述过滤腔的宽度大于储水池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主箱体的一端固定嵌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气泵、水泵和UV杀菌灯管的输入端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圣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未经上海海圣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77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椅和靠背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生产保护膜的废气处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