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密封型断桥铝门窗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74775.9 | 申请日: | 2022-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65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宋宇卿;陈伟;王学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北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5/20;E06B3/263;E06B7/14;E06B3/64;E06B3/62;E06B7/16;E06B7/23 |
| 代理公司: | 郑州超仁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2 | 代理人: | 许艳敏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断桥 铝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密封型断桥铝门窗,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侧位置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上侧内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条,所述主体的上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两组加长条,所述主体的上侧靠近两组加长条的下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两组所述固定条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超密封型断桥铝门窗,通过主体的限制,配合第一弹性条与第二弹性条自身的弹性的特质,对支撑架产生相互作用力,将中空玻璃紧紧夹持,另一方面可直接消除支撑架与中空玻璃之间的缝隙,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与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桥铝门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密封型断桥铝门窗。
背景技术
断桥铝门窗,采用隔热断桥铝型材和中空玻璃,具有节能、隔音、防噪、防尘、防水等功能。断桥铝门窗的热传导系数K值为3W/㎡·K以下,比普通门窗热量散失减少一半,降低取暖费用30%左右,隔声量达29分贝以上,水密性、气密性良好,均达国家A1类窗标准;现有的断桥铝门窗在空玻璃安装时,直接装嵌在开设好的凹槽的铝材中,再通过玻璃胶对玻璃与铝型材之间的缝隙封堵,但门窗外侧的玻璃胶,随着使用时间推移玻璃胶慢慢老化,就会容易出现漏风的情况,密封性就会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密封型断桥铝门窗,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密封型断桥铝门窗,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侧位置安装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主体上侧内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条,所述主体的上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两组加长条,所述主体的上侧靠近两组加长条的下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条,两组所述固定条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条,所述支撑架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条,两组所述加长条中的一组上侧位置开设有排水槽,所述主体的上端靠近排水槽的一侧位置开设有排水口,所述主体的上侧内部与支撑架之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填充条。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侧拐角处为弧面设置,所述支撑架为撑开状态,两组所述加长条与两组第一弹性条相互贴合,所述第一弹性条为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弹性条与第二弹性条为防腐橡胶材料。
优选的,所述加长条与固定条均与主体为一体,两组所述第二弹性条与支撑架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弹性条为压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为倾斜设置,所述排水口与排水槽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填充条为保温隔音棉块。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填充条,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中空玻璃。
优选的,所述中空玻璃卡合在支撑架的内侧位置,所述第一填充条为保温隔音棉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主体对两侧两组加长条、固定条与第一弹性条、第二弹性条的限制,配合第一弹性条与第二弹性条自身的弹性的特质,对支撑架产生相互作用力,将中空玻璃紧紧夹持,提高它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直接消除支撑架与中空玻璃之间的缝隙,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效果。
2、通过排水槽与排水口的设置可快速排出落在上侧的水渍,而贴合在中空玻璃一端的密封条提高与中空玻璃内侧连接的缝隙的密封效果,而设置的第二填充条对支撑架与主体之间的连接处,起到保温隔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密封型断桥铝门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密封型断桥铝门窗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密封型断桥铝门窗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密封型断桥铝门窗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北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北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747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