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直径钢管的防变形内部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69455.4 | 申请日: | 202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23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斌;王亚锋;袁之超;陈进;朱涛;刘博;王铭泽;陆界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59/00 | 分类号: | B65D5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芬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钢管 变形 内部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物体运输保护领域存在的传统米字撑工装容易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大直径钢管的防变形内部支架,该支架包括上横向支撑组件、下横向支撑组件和中竖向支撑组件,上横向支撑组件的一端用于连接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左侧上部,上横向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右侧上部,下横向支撑组件的一端用于连接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左侧下部,下横向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右侧下部,中竖向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钢管的管端端面的上端,中竖向支撑组件的另一端连接钢管的管端端面的下端。本实用新型的大直径钢管的防变形内部支架,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连接到塔筒的端面后,能够有效防止塔筒在运输过程中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体运输保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直径钢管的防变形内部支架。
背景技术
风机安装过程中,塔筒等风机组件需从堆存场地用运输船运输至现场,塔筒在运输过程中放置在马鞍型运输工装上,运输工装与运输船甲板焊接,由于塔筒自重较重,长时间的放置,可能会导致塔筒两端处挤压变形。
传统的防变形措施为在塔筒两端设置米字撑防变形工装,如图1、图2所示,然而在实际运输中发现,传统的米字撑工装,主要是槽钢,由于其材质刚度不足,本身就容易出现变形,中间连接板为8mm厚的薄钢板,容易发生弯曲变形,所以会导致塔筒在运输过程中产生轻微的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直径钢管的防变形内部支架,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连接到塔筒的端面后,能够有效防止塔筒在运输过程中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大直径钢管的防变形内部支架,包括上横向支撑组件、下横向支撑组件和中竖向支撑组件,所述上横向支撑组件的一端用于连接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左侧上部,所述上横向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右侧上部,所述下横向支撑组件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左侧下部,所述下横向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右侧下部,所述中竖向支撑组件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上端,所述中竖向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大直径钢管的防变形内部支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放弃传统的米字撑工装,故不需要设置薄钢板,因此支撑组件结构完整,强度更高,不易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中横向支撑组件,所述中横向支撑组件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左侧中部,所述中横向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右侧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横向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根中横向支撑条,所述中横向支撑条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左侧中部,所述中横向支撑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右侧中部,单个所述中横向支撑条横向延伸,多个所述中横向支撑条沿竖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横向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根上横向支撑条,所述上横向支撑条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左侧上部,所述上横向支撑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右侧上部,单个所述上横向支撑条横向延伸,多个所述上横向支撑条沿竖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横向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根下横向支撑条,所述下横向支撑条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左侧下部,所述下横向支撑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右侧下部,单个所述下横向支撑条横向延伸,多个所述下横向支撑条沿竖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竖向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根中竖向支撑条,所述中竖向支撑条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上端,所述中竖向支撑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钢管的管端端面的下端,单个所述中竖向支撑条竖向延伸,多个所述中竖向支撑条沿横向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横向支撑条为方钢或者方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69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射频嫩肤微电流美容仪
- 下一篇:一种油漆废水分离并回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