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具钢圈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64008.X | 申请日: | 2022-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15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树国 |
| 主分类号: | F24C15/10 | 分类号: | F24C15/10;F24C15/08 |
| 代理公司: | 广东雅商律师事务所 44652 | 代理人: | 杜海江 |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具 钢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具钢圈,包括圈体,圈体底端和顶部设置有承托边和凸缘,圈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打胶孔,将钢圈安装在炉具面板上后往圈体布胶,粘胶能附着在圈体内侧面,且能通过打胶孔粘连炉具面板,然后将微晶板放上承托边,会挤压承托边上的粘胶,让粘胶能充分地分散在圈体与微晶板之间,且承托边能将粘胶兜住,不会溢散流出圈体外,仅涂布一次粘胶即可同时让圈体、微晶板和炉具面板三者稳固地连接在一起,耗胶量少且工序极为简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部件,特别是一种炉具钢圈。
背景技术
在现实的餐桌上常常会嵌装有电磁炉、电陶炉等炉具,而炉具与餐桌之间一般会安装有钢圈而使得两者隔离,在公开号为“CN214370433U”的现有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陶炉面板及电陶炉,包括触控面板、微晶板及隔热圈,隔热圈为环状,其底端向内延伸形成承托部,隔热圈顶端向外折弯形成凸缘,微晶板底端抵接于承托部,凸缘抵接于触控面板的顶面,触控面板、微晶板和隔热圈三者则是通过耐高温的粘胶实现固定相连,但该方式需要在隔热圈的内外侧都涂布上粘胶,耗胶量极大,另外,在实际当中,隔热圈内侧涂布的胶水会被承托部兜住,微晶板放置在承托部上后胶水不会发生溢流,但涂布在隔热圈外侧的粘胶则很容易因重力而脱离隔热圈,在凸缘与触控面板接触后更是会将大量的粘胶挤出,导致两者的连接并不牢固,只能先让隔热圈与微晶板之间的粘胶晾干固定后将两者倒置,然后再布胶连接触控面板,但这会导致电陶炉的生产时间变得格外漫长,生产的工序也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胶便捷、耗胶量少的炉具钢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炉具钢圈,包括圈体,所述圈体底端向内延伸形成承托边,所述圈体的顶端向外折弯形成凸缘,所述圈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打胶孔。
所述承托边向内凸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承托片,所述承托片上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承托片的数量为四,四片承托片呈90°夹角分布。
所述承托边与所述圈体之间具有85°-90°的夹角。
所述承托片为圆角矩形结构,所述承托片的长度为3cm-5cm。
所述打胶孔的总开孔面积占所述圈体内侧面总面积的50%-70%。
所述打胶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圈体的侧面宽度相同,所述打胶孔的两端为圆弧型结构。
所述打胶孔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或条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炉具面板上后往圈体布胶,粘胶能附着在圈体内侧面,且能通过打胶孔粘连炉具面板,然后将微晶板放上承托边,会挤压承托边上的粘胶,让粘胶能充分地分散在圈体与微晶板之间,且承托边能将粘胶兜住,不会溢散流出圈体外,仅涂布一次粘胶即可同时让圈体、微晶板和炉具面板三者稳固地连接在一起,耗胶量少且工序极为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树国,未经陈树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640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