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对接定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50801.4 | 申请日: | 2022-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11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巍;董青辉;杨伟乐;穆天书;邸学军;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季红军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对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钢筋对接定线设备,包括:对接管,所述对接管内壁设有钢筋组件,所述对接管顶部固定安装锁紧装置,所述对接管内壁四周固定安装铝合金垫层,所述铝合金垫层均匀分布在对接管内壁,所述铝合金垫层厚度设置为0.5厘米,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外壁与对接管内壁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对接管内壁固定安装铝合金垫层,使得第一主钢筋、第二主钢筋分别通过钢螺纹与铝合金垫层进行挤压,从而使得铝合金垫层发生形变,从而方便提高对接管与第一主钢筋、第二主钢筋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提高第一主钢筋、第二主钢筋防脱落性,提高了设备机械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筋对接定线设备。
背景技术
钢筋笼主要起的作用跟柱子纵向钢筋的受力是同理,主要起抗拉作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是很低,对桩身混凝土起到约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轴向拉力,在桥涵或者高层建筑施工时,根据要求可能要求基础进行打桩,方法是用利用机器冲孔和水磨钻孔,并且孔深达到设计要求,然后向桩孔下放钢筋笼,再插入导管进行混凝土浇注另外,当混凝土结构物为柱状或者条状构件时,其中心部分不需要配筋,只在混凝土构件接触空气的面底下配置钢筋,如果这个构件是独立的,我们把这个构件周边设置的钢筋预先制作好,这个就是钢筋笼,通常我们把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立柱等预先制作的钢筋结构叫钢筋笼,在建筑施工中,为了提高建筑物结构强度,方便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安全性,需要通过钢筋编制钢筋笼,从而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柱状物,从而方便增大对建筑物的支撑强度,在钢筋笼长度不够使用时,需要通过对主钢筋进行延长,传统一般通过细钢筋将两根主钢筋对接处进行包扎,从而使得两个主钢筋进行对接,操作步骤繁杂,同时对接处结构强度不佳,容易发生脱落现象,不方便使用。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钢筋对接定线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钢筋对接定线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对接定线设备,包括:对接管,所述对接管内壁设有钢筋组件,所述对接管顶部固定安装锁紧装置,所述对接管内壁四周固定安装铝合金垫层,所述铝合金垫层均匀分布在对接管内壁,所述铝合金垫层厚度设置为0.5厘米,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外壁与对接管内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对接管设置为圆形,所述对接管左侧顶部开设第一圆孔,所述对接管右侧顶部开设第二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内壁均开设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母内壁内螺纹与第一圆孔内壁的内螺纹旋向和旋距相同,所述第一螺母底部固定安装在对接管顶部外壁上,所述第一螺母位于第一圆孔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母内壁与第一螺栓外壁配合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外壁螺纹连接第二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母右侧设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第三螺母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二圆孔顶部,所述第三螺母内壁内螺纹与第二圆孔内壁的内螺纹旋向、旋距均相同,所述第三螺母底部固定安装在对接管顶部外壁上,所述第三螺母位于第二圆孔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螺母内壁螺纹连接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外壁螺纹连接第四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组件包括第一主钢筋和第二主钢筋,所述第一主钢筋左端外壁与对接管左侧内壁配合插接,所述第二主钢筋右端外壁与对接管右侧内壁配合插接,所述第一主钢筋和第二主钢筋外壁均设有钢螺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对接定线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50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