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渗液接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48389.2 | 申请日: | 2022-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29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董凤林;郑燕;王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5/20;H04M1/72403 |
| 代理公司: |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6 | 代理人: | 孙烨 |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接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渗液接收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储液袋,所述储液袋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袋,所述连接袋的顶面开设有进水孔;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水孔的内部,所述储液袋的顶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计量组件,所述计量组件设置在所述储液袋的内部,用于计量尿量,通过设置储液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三通管与渗液管连接在一起,使渗液流入储液袋的内部,通过储液袋对渗液进行存放,通过设置软板,当渗液进入储液袋的内部后,软板受力会向下移动,从而对称重传感器感应端进行压迫,从而对渗液进行称重,便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排出渗液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渗液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进行的胆道支架植入术或胆道引流术后,部分患者往往会有腹水外渗的现象,腹水会在手术创口处渗出到体外,潮湿的局部环境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影响胆道引流管的固定,增加非计划拔管的风险;此外,医护人员需要收集渗出的腹水,通过观测腹水和观测引流出的胆汁液量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例如公开号为CN208893268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了改良式胆道引流渗液接收装置,该组件在使用本申请中的改良式胆道引流渗液接收装置时,将造口袋的底盘紧贴在需要进行手术创口的部位,然后将从人体内引出的引流管的依次通过底盘、通管口和外袋,贯穿整个造口袋后结合引流袋进行收集胆汁工作。此时,从手术部位中漏出的渗液则会通过底盘落到造口袋中,而由于长条形的通管口与口袋的中线具有一定角度的错位,所以渗液难以通过通管口漏到造口袋的外部,而在造口袋的内侧的位于通管口上下两端的两条软质挡片也能够变相起到单向阀的作用,防止造口袋的渗液通过通管口外流。此外,通管口的外部还设有上侧边开设袋口的外袋以及覆盖在外袋上的敷膜,进一步防止了渗液会通过通管口进行渗漏的可能;而由于敷膜优选为是透明的,还可以透过敷膜对外袋的内部进行观察,以对可能出现的渗液露出的情况即使作出处理,从而保证引流手术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但在该方案中,医护人员无法对排出的渗液量进行测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引流渗液接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流渗液接收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引流渗液接收装置,包括:储液袋,所述储液袋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袋,所述连接袋的顶面开设有进水孔;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水孔的内部,所述储液袋的顶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三通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计量组件,所述计量组件设置在所述储液袋的内部,用于计量尿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储液袋,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通过三通管与渗液管连接在一起,使渗液流入储液袋的内部,通过储液袋对渗液进行存放,通过计量组件对储液袋内部的渗液进行称重,方便医护人员掌握患者渗液的变化。
优选地,所述计量组件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储液袋的内部底面,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称重传感器;软板,所述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袋的内部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软板,当渗液进入储液袋的内部后,软板受力会向下移动,从而对称重传感器感应端进行压迫,从而对渗液进行称重,便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渗液的变化。
优选地,所述计量组件还包括:仪器槽,所述仪器槽开设在所述储液袋的内部一侧,所述仪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无线传输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与手机APP连接在一起,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把渗液的数据传输至手机APP上,医生可通过手机APP查看和对比每天渗液的变化,医生根据渗液的变化可以知道其是否存在感染风险,提升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储液袋的一侧开设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排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483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颗粒阻尼减振的浮环气体动压径向轴承
- 下一篇:一种药板自动包装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