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砂质板岩地层的小净距隧道夹岩加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39607.6 | 申请日: | 2022-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97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喻文浩;林威;唐文夫;金吉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沐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78 | 代理人: | 谢浪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板岩 地层 小净距 隧道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砂质板岩地层的小净距隧道夹岩加固结构,该小净距隧道夹岩加固结构,包括先行洞、后行洞、中夹岩、预应力对拉锚杆、玻璃纤维注浆锚杆,所述中夹岩位于所述先行洞与所述后行洞之间,所述预应力对拉锚杆的一端锚固在所述先行洞的初期支护上,另一端穿过所述中夹岩锚固在所述后行洞的初期支护上,所述玻璃纤维注浆锚杆包括永久加固段和临时加固段,所述永久加固段位于所述中夹岩内,所述临时加固段位于所述先行洞和所述后行洞邻近中夹岩侧台阶开挖区域岩土体内,并能够随隧道开挖而被挖除。上述结构的小净距隧道夹岩加固结构具有加固效果好,施工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砂质板岩地层的小净距隧道夹岩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修建小净距隧道段时,左右洞之间夹岩的稳定性是施工过程的关注重点,如果施工不当,容易出现中间岩体破坏以及隧道坍塌冒顶等事故,运营期间也可能会造成隧道初期支护以及二衬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到隧道施工安全以及运营期间的行车安全,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专利2019224285203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的小净距隧道支护结构,通过对拉锚杆将中间土体加固,提高隧道中间岩体的稳定。但是由于砂质板岩的板状构造,层理及节理较发育等特殊性质,上述专利施工过程产生的扰动极易引发小净距隧道夹岩坍塌,施工风险极大,而且仅仅通过对拉锚杆进行加固,加固效果也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固效果好,施工安全可靠的适用于砂质板岩地层的小净距隧道夹岩加固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砂质板岩地层的小净距隧道夹岩加固结构,包括先行洞、后行洞、中夹岩、预应力对拉锚杆、玻璃纤维注浆锚杆,所述中夹岩位于所述先行洞与所述后行洞之间,所述预应力对拉锚杆的一端锚固在所述先行洞的初期支护上,另一端穿过所述中夹岩锚固在所述后行洞的初期支护上,所述玻璃纤维注浆锚杆包括永久加固段和临时加固段,所述永久加固段位于所述中夹岩内,所述临时加固段位于所述先行洞和所述后行洞邻近中夹岩侧台阶开挖区域岩土体内,并能够随隧道开挖而被挖除。
具体的,每一个台阶开挖区域开挖的长度控制在3m-5m。
具体的,所述先行洞和后行洞关于所述预应力对拉锚杆的中垂线对称。
具体的,所述先行洞和后行洞根据开挖顺序分为左上中台阶开挖区域、左下台阶开挖区域、右上中台阶开挖区域、右下台阶开挖区域四个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玻璃纤维注浆锚杆对隧道间的中夹岩进行预加固,玻璃纤维注浆锚杆包括位于中夹岩内的永久加固段和位于隧道邻近中夹岩侧台阶开挖区域岩土体内的临时加固段,临时加固段随隧道开挖而被挖除,玻璃纤维注浆锚杆可以增强隧道开挖过程中间中夹岩的稳定性,保证隧道开挖的安全性,然后采用预应力对拉锚杆对隧道间的中夹岩进行进一步加固,解决了小净距隧道修建过程时中岩柱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隧道周围岩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玻璃纤维注浆锚杆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预应力对拉锚杆安装示意图;
其中:1、先行洞;2、后行洞;3、中夹岩;4、预应力对拉锚杆;5、玻璃纤维注浆锚杆;501、永久加固段;502、临时加固段;6、左上中台阶开挖区域;7、左下台阶开挖区域;8、右上中台阶开挖区域;9、右下台阶开挖区域;10、初期支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39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环境监测固定剂箱
- 下一篇:一种小净距隧道软弱围岩变形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