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见光的目标识别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26033.9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14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邓果;张智博;汤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锦西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08;F16M11/18;F16M11/32;F16M11/42;H04N5/225;H04W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了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59 | 代理人: | 张金凤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见光 目标 识别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的目标识别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底板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万向轮,所述顶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传动机体,所述传动机体的上方设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识别定位机体,所述识别定位机体表面的一端设有摄像模块,所述识别定位机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传输机壳,所述传输机壳一端的内壁上安装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下方的传输机壳内壁上安装有处理芯片。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定位装置操控时的便捷性,还提高了定位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而且确保了定位装置使用时对目标的识别与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目标识别定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可见光的目标识别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标识别的主要功能是根据输入的图像信息,定位人们感兴趣的目标,并对定位的目标进行具体的分类,最后给出置信度分数,随着此类技术的不断完善,该技术已逐渐进入各个领域,因而衍生出相应的目标识别定位装置。
目前市面上的定位装置不便于进行远程操控处理,需由工作人员位于该定位装置处进行近距离操控,进而影响其操控时的便捷性,时常困扰着人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见光的目标识别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定位装置不便于进行远程操控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可见光的目标识别定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底板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安装有万向轮,所述顶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传动机体,所述传动机体的上方设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识别定位机体,所述识别定位机体表面的一端设有摄像模块,所述识别定位机体一侧的外壁上设有传输机壳,所述传输机壳一端的内壁上安装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下方的传输机壳内壁上安装有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远离无线传输模块一端的传输机壳内壁上安装有存储模块。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防滑座,所述底板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防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以便对该定位装置进行防滑处理。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升降机体,所述升降机体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一端延伸至升降机体的内部,所述升降机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远离螺纹筒的一端贯穿条形槽并与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体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的底端延伸至升降机体的内部并与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以便经承载杆带动顶板进行升降处理。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端与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以便对顶板的升降幅度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体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螺旋辊,所述螺旋辊一侧的传动机体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立轴,所述立轴的顶端延伸至传动机体的外部并与承载台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体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旋柄,所述旋柄的一端延伸至传动机体的内部并与螺旋辊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便调节识别定位机体的面向角度。
优选的,所述防滑座顶端的两侧皆转动连接有螺旋筒,所述螺旋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顶端延伸至螺旋筒的外部并与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以便带动防滑座进行升降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可见光的目标识别定位装置不仅提高了定位装置操控时的便捷性,还提高了定位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而且确保了定位装置使用时对目标的识别与定位精度;
(1)通过处理芯片对识别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随后将其存储于存储模块,再由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至外部终端系统,且可经无线传输模块对终端系统发出的信号进行接收,以便进行远程操控处理,从而提高了定位装置操控时的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锦西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锦西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260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碳振荡培养箱
- 下一篇:一种交互式教育地理信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