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栓塞用植入物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22487.9 | 申请日: | 202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72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爽;陈杰;常孟琪;张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竹励萍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栓塞 植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栓塞用植入物,用于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包括阻流部件以及可自主扩张的编织型支架主体;所述阻流部件设置于支架主体上;所述栓塞用植入物具有扩张状态和拉伸状态,并能够在扩张状态和拉伸状态之间切换,且所述栓塞用植入物扩张后形成周向不闭合的双层曲面结构,使得栓塞用植入物的柔顺性更好,内漏风险降低,而且可适用于更多血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栓塞用植入物。
背景技术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简称CCF)是指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或其分支破裂后与海绵窦形成的异常动静脉交通,导致海绵窦内的压力增高,继而引起眶部、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症状。按病因分可分为创伤性CCF(简称TCCF)和自发性CCF;按照瘘口的流速分为高流量瘘和低流量瘘;高流瘘多为外伤引起,低流瘘则多为自发性的,其中外伤引起的高流瘘占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75%以上。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相对复杂。对于中等瘘口的,可采用可脱球囊进入瘘口充盈栓塞,虽然治愈率较高,如在85%以上,但是无法适用于小瘘口,并且弯曲段瘘口的治疗技术难度大,复发率高,而且球囊容易移位,还有早泄或破裂的可能,导致瘘口再通的风险大;对于较大的瘘口,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和胶水栓塞,先用大圈在瘘口形成框架,在靠近瘘口处尽量致密填塞,随后用胶水封闭瘘口,但是海绵窦腔体大,致密填塞后可能有占位效应而影响到周围血管或神经,还存在弹簧圈突入颈内动脉而增加颈内动脉闭塞风险,并且胶水有外溢可能,若堵塞眼动脉或视网膜中央动脉,会造成永久失明,而未致密栓塞则可能导致后期瘘口复发的风险。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逐渐应用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其可以一次封堵瘘口,但是硬度较大,柔顺性差,对过于迂曲的颈内动脉难以精准到位,尤其瘘口在颈内动脉转折处时,栓塞用植入物难以将其完全封闭,会有内漏的风险。因此,传统的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不适用于动脉迂曲患者,内漏风险高。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栓塞用植入物,使支架类器械可适用于血管迂曲患者,并降低内漏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栓塞用植入物,以解决背景技术中传统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所存在的柔顺性差、不适用于迂曲血管、内漏风险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栓塞用植入物,用于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其包括阻流部件以及可自主扩张的编织型支架主体;所述阻流部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上;所述栓塞用植入物具有扩张状态和拉伸状态,并能够在所述扩张状态和所述拉伸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栓塞用植入物扩张后形成周向不闭合的双层曲面结构。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层曲面结构的横截面为闭合环面,所述阻流部件被夹持在所述闭合环面中。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流部件与所述支架主体沿轴向的近端和/或远端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主体的远端部分为沿轴向向远端延伸的远端坡口。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主体上的所有编织丝在所述支架主体沿轴向的远端回绕以形成边缘光滑的远端端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主体的近端部分为沿轴向向近端延伸的近端坡口。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主体上的所有编织丝在所述支架主体沿轴向的近端形成游离丝头,所有所述游离丝头相汇聚并由近端连接部束缚固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近端连接部为显影结构,所述显然结构包绕所有所述游离丝头。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流部件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设置有药物涂层。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流部件由可降解的薄膜制成。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流部件由薄膜制成,所述薄膜的厚度为5μm~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22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