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黄磷电炉气出口精确控温感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19532.5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3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平;龚辉;杨辉;普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江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21/00;F27D19/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太淑英 |
地址: | 6526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磷 电炉 出口 精确 感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黄磷电炉气出口精确控温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一侧壁体上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活动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一侧活动设于卡箱内,所述卡箱的一端与第一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块的内壁上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有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既方便了对感应箱的安装工作,又能够增加第一气管内部的密封性,既可避免气温的突然变化导致电炉内部的气体发生变相,同时又能够避免炉气溢出造成危险事故的发生,增加了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黄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黄磷电炉气出口精确控温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黄磷,磷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淡黄色结晶,有大蒜的气味,毒性强烈。着火点很低,能自燃,在空气中发光。外观为黄色腊状固体,相对密度1.82(20℃),熔点44.1℃,沸点280℃。不溶于水,溶于液碱、苯、 乙醇、 甲苯、易溶于二硫化碳。易燃,在34℃即自行燃烧,用于生产热法磷酸、三化氯磷、三氯氧化磷,五硫化二磷等磷化合物及供制造敌百虫,甲铵磷,杀虫眯、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和灭鼠药的原料等,可以用来制造普通火柴,军事上用来制造烟幕弹,目前所有的黄磷电炉导气管密封都是设计安装的套筒,此方法虽然能解决热胀冷缩热应力对导气管本体的损伤。
但是该安装方法仍存在以下缺点:密封效果差,当炉气出口温度波动较大时,由于导气管的热胀冷缩,套筒间隙变化明显,炉气从间隙中溢出发生燃烧,从而容易造成危险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黄磷电炉气出口精确控温感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黄磷电炉气出口精确控温感应装置,包括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一侧壁体上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活动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一侧活动设于卡箱内,所述卡箱的一端与第一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块的内壁上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固定设于感应箱内,所述感应箱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三气管,所述感应箱内设有除尘机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机构包括与感应箱内壁滑动连接的吸附板,所述吸附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料板,所述引料板的下端与感应箱滑动连接,所述感应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感应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收集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偏心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板与感应箱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收集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第一转轴与感应箱之间以及转板与收集箱之间均固定设有第一密封条,通过第一弹簧的设置,方便了对吸附板的震动工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活动槽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两侧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板,两个所述第一齿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与活动槽滑动连接,通过第二转轴的设置,方便了带动第二齿轮的转动工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的下端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板,所述第二齿板与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卡箱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按板,所述按板与活动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三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通过按板的设置,方便了对第二气管的拆卸工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气管与第二气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条,所述感应箱内设有温控器,所述卡箱内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挡板,所述第一气管远离第二气管的一侧固定设有电炉,通过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的设置,大大增加了第一气管与第二气管之间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江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江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19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