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船用碳捕集系统中的胺液静态混合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410184.5 | 申请日: | 2022-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46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魏颖;高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太海碳(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25/431 | 分类号: | B01F25/431;B01F25/441;B01F23/45;B01D53/62;B01D53/9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用碳捕集 系统 中的 静态 混合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船用碳捕集系统中的胺液静态混合器装置,包括淡水储箱,胺液储箱,静态混合筒组件,碳捕捉系统吸收塔连接管,淡水供管,淡水泵,淡水导管,胺液供管,胺液补给泵和胺液导管,所述的碳捕捉系统吸收塔连接管螺纹连接在静态混合筒组件的右侧;所述的淡水供管一端镶嵌在淡水储箱的右侧下部位置,另一端套接在淡水泵的进入端。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压力的性能,在保证次流流量的条件下,使物料的出口压力和混合浓度达到所要求的工况;在混合室内高度涡漩,以一定的速度从与胺液混合喷出,从而使流体顺利地输送至吸收塔内以达到的使用效果;能够让淡水与纯胺液混合的更加充分,浓度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碳捕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用碳捕集系统中的胺液静态混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远洋船具有较大的续航能力,耐波性良好。一般规范对船体结构与设备、性能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动力装置多为汽轮机或柴油机。
2023年1月1日起,IMO将限制船舶碳排放,将会对船舶开展碳强度等级计算,目前最常用的是降速和加装碳捕集脱碳装置,碳捕集系统以胺液和淡水混合液为洗涤吸收CO2介质,通常浓度控制为45%浓度胺液混合液。
另外,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8350781B,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船舶的废气净化装置,利用废气移动方向下游侧的排气混合器而对在废气移动方向上游侧从尿素水喷嘴喷射的尿素水、和废气进行混合的结构时,为了使尿素水充分扩散,尿素水喷嘴与排气混合器之间的距离需要达到某种程度。在尿素水喷嘴过度接近排气混合器的情况下,尿素水不会充分扩散,因此,尿素水相对于排气混合器而言呈局部集中,从而导致排气混合器的局部的温度降低而产生尿素的析出。
但是目前胺液和淡水混合过程在船上进行混合,如果胺液与淡水混合不均匀则会导致混合后的胺液浓度不均匀,进一步影响吸收塔内每层喷淋层的浓度,影响吸收效率。
由鉴于此,发明一种用于船用碳捕集系统中的胺液静态混合器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船用碳捕集系统中的胺液静态混合器装置,具有稳定压力的性能,在保证次流流量的条件下,使物料的出口压力和混合浓度达到所要求的工况,能够让淡水与纯胺液混合的更加充分,浓度均匀。
一种用于船用碳捕集系统中的胺液静态混合器装置,包括淡水储箱,胺液储箱,静态混合筒组件,碳捕捉系统吸收塔连接管,淡水供管,淡水泵,淡水导管,胺液供管,胺液补给泵和胺液导管,
所述的碳捕捉系统吸收塔连接管螺纹连接在静态混合筒组件的右侧;所述的淡水供管一端镶嵌在淡水储箱的右侧下部位置,另一端套接在淡水泵的进入端;所述的淡水导管一端螺纹连接在淡水泵的出液端,另一端插接在静态混合筒组件的上部左侧位置;所述的胺液供管一端镶嵌在胺液储箱的右侧下部位置并与其内部相连通,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胺液补给泵的进液端;所述的胺液导管一端螺纹连接在胺液补给泵的出液端,另一端螺纹连接在静态混合筒组件的左侧;
所述的静态混合筒组件包括静态混合管,右侧密封盖,左侧密封盖,淡水接管,取样导管和制匀分布条结构,所述的右侧密封盖螺纹连接在静态混合管的右端;所述的左侧密封盖螺纹连接在静态混合管的左端;所述的淡水接管镶嵌在静态混合管的上部左侧中间位置并与其内部相连通;所述的取样导管镶嵌在静态混合管的下部右侧中间位置并与其内部相连通;所述的制匀分布条结构螺钉连接在静态混合管的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静态混合管的内部左侧位置接受室,所述的静态混合管的内部中间位置为混合室,所述的静态混合管的内部右侧一体化设置有加压凸坡,所述的静态混合管的内部右侧位置次流室。
优选的,所述的右侧密封盖的内部镶嵌有右侧接管。
优选的,所述的左侧密封盖的内部镶嵌有左侧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太海碳(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太海碳(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101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