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防洪排洪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316950.1 | 申请日: | 2022-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30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博;李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06;E03F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防洪 排洪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防洪排洪系统,涉及城市防洪领域,改善目前的城市防洪排洪系统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包括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内部套设有内排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内排管之间的下侧均匀固定支撑杆,所述内排管的顶部卡接有井盖,所述井盖上设置有贯通的排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内排管、环形浮体和连接杆的设置,使得在雨量较大为了提高防洪排洪系统的排水速度将井盖拆除时,环形浮体由于浮力作用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带动各组连接杆和防护网向上运动,从而将内排管的顶部区域围挡住,进而降低行人踩空而跌入内排管内部的概率,从而有效提高了整个排洪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排洪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防洪排洪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许多城市的路面中均设置于有多个防洪排洪系统。在长期遇到暴雨的情况下,且路面的防洪排洪系统效果不太理想时,通常会将防洪排洪系统的井盖拆掉,以增加防洪排洪系统的排水速度。
但是,由于洪水较为浑浊,使得行人难以观察到下水道的位置,造成行人容易踩空而跌入被拆掉井盖的下水道的内部,进而造成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目前的城市防洪排洪系统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防洪排洪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防洪排洪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防洪排洪系统,包括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内部套设有内排管,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内排管之间的下侧均匀固定支撑杆,所述内排管的顶部卡接有井盖,所述井盖上设置有贯通的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内壁与所述内排管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相对应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设有环形浮体,所述环形浮体位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内排管之间,所述环形浮体的底部均匀固定有呈环形阵列设置的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天下水道水量大于自身最大承受排水量而将井盖顶起时,环形浮体由于浮力作用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带动各组连接杆向上运动,从而将内排管的顶部区域围挡住,进而降低行人踩空而跌入内排管内部的概率,从而有效提高了整个排洪系统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内壁与所述内排管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环形浮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环形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盖板可以对环形浮体进行保护,以降低车辆将环形浮体压碎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环形浮体的外侧壁内嵌固定安装有荧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荧光环的可以在光线较暗的夜晚提醒行人远离,从而进一步降低降低在井盖被洪水顶起后行人踩空而跌入内排管内部的概率。
可选的,两组所述挡板下方均设有固定架,一组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一组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内排管的外壁固定连接,各组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对称开设有导向槽,两组所述固定架的相对侧均匀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轮与导向槽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连接杆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
可选的,相邻两组所述连接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用于在连接杆将内排管的顶部四周围挡住后,对排入内排管内部的水进行过滤以降低水中的垃圾排入内排管内部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挡板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的设置用于对挡板进一步固定,从而提高挡板安装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16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