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08013.1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35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力博;叶孔萌;葛乃华;张耀武;陈博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32;B32B27/08;B32B27/40;B32B27/06;B32B27/12;B32B7/12;B32B3/24;B32B3/3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阮玉欣 |
地址: | 22601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无纺布 | ||
本发明属于纤维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透气闪纺无纺布,包括闪纺无纺布层,所述闪纺无纺布层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防水层,该第一防水层上设置有贯通其两侧面的第一透气孔,该第一防水层背离闪纺无纺布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水层,该第二防水层上设置有贯通其两侧面的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的轴向正对第一防水层上未设第一透气孔的表面,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之间设置有若干连通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的连接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达到防水的目的,并且通过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形成相互曲折连通的透气空间,使闪纺无纺布层中填料减少保证整体透气性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纤维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闪纺无纺布,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
背景技术
闪纺法是把聚烯烃类高聚物(聚乙烯、聚丙烯等)在高温高压下溶成液化气,在皮带上铺成网片,泄压使高压降到常压,产生突发性膨胀,聚合物形成三维纤维网闪纺无纺布。
专利公开号为CN113355755A的中国发明公开文件中披露了一种闪蒸法制备的聚合物片材,传统的聚合物片材为了保持较好的防水性能,需要添加较多的填充剂,容易影响闪纺无纺布的透气性,使其在应用方面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透气闪纺无纺布,包括闪纺无纺布层,所述闪纺无纺布层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防水层,该第一防水层上设置有贯通其两侧面的第一透气孔,该第一防水层背离闪纺无纺布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水层,该第二防水层上设置有贯通其两侧面的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的轴向正对第一防水层上未设第一透气孔的表面,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之间设置有若干连通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的连接槽。
通过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达到防水的目的,并且通过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形成相互曲折连通的透气空间,使闪纺无纺布层中填料减少保证整体透气性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防水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中,所述连接槽横向连通至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的边缘。促进透气空间内的气流流通并且能够解决排水的问题。
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中,所述连接槽设置在第一防水层靠近第二防水层一侧面,或者所述连接槽设置在第二防水层靠近第一防水层一侧面。
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中,所述第一防水层上矩形阵列排布有第一透气孔,第一防水层靠近第二防水层一侧面上,相邻四个第一透气孔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槽连通,所述第二防水层的第二透气孔与该连接槽的中部轴向相对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中,所述第二防水层上矩形阵列排布有第二透气孔,第二防水层靠近第一防水层一侧面上,相邻四个第二透气孔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槽连通,所述第一防水层的第一透气孔与该连接槽的中部轴向相对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中,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中至少一层为TPU膜层。
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中,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网膜粘合。
通过热熔胶网膜能够起到粘合作用,并且使被粘物之间的胶层仍存在空隙,保证连接槽的联通,保持透气性。
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中,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厚度取值均为0.02~0.3mm。
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中,所述第二防水层背离第一防水层一侧设有防风透气涂层。
通过防风透气涂层能够提升透气闪纺无纺布的整体力学性能,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如,登山服等。
在上述的一种透气闪纺无纺布中,所述防风透气涂层为丙烯酸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08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