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维基质促根漂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76117.9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46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羽;张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奕江山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智业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基质 漂浮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纤维基质促根漂浮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呈杆状且具有弹性,所述夹持部表面和内部遍布用于供植物根系进入并交叉缠绕的孔隙,相邻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存在用于夹持植物茎部的夹持空间。本申请具有提高植物生长前后期的抗倒伏能力,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态修复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纤维基质促根漂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生态浮岛具有净化水质、美化水面景观、提供水生生物空间等多种功能,在水生态治理和修复领域已经得到了非常普遍的使用,植物是构成生态浮岛的主要生境元素之一。
相关技术中,植物一般独立栽培在盆里,植物根系之间相互独立,但随着植物的生长,风吹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倒伏或植物根部和盆一起倾斜的情况,致使植物无法继续生长。
后又研发出浮动湿地产品,由整个纤维基质块加内部平均布置球形浮体构成,在浮球周围打孔栽植植物,后期植物根系与纤维基质块相互缠绕维持植物根系的稳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植物倒伏的可能,但在栽培初期,植物根系未生长舒展,难以保持直立的状态,影响植物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植物生长前后期的抗倒伏能力,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本申请提供一种纤维基质促根漂浮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纤维基质促根漂浮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纤维基质促根漂浮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设置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呈杆状且具有弹性,所述夹持部表面和内部遍布用于供植物根系进入并交叉缠绕的孔隙,相邻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存在用于夹持植物茎部的夹持空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夹持部具有弹性,在栽培植物时,可以使用夹持部夹紧固定植物的茎部,从而使植物保持直立的状态,不易受外界的环境发生倒伏和倾斜;随着植物的生长,植物的根系舒展进入夹持部内部的孔隙中,并在孔隙内穿插缠绕,使植物与夹持部固定,从而从根部保证植物稳定生长,抗风抗倒伏。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具有一定弹性且内外遍布孔隙的夹持部,可以提高植物生长前后期的抗倒伏能力,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可选的,所述夹持部采用纤维丝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纤维丝制成夹持部,可以使夹持部保持一定柔性和弹性的同时,内外具有较高的孔隙率,植物根部舒展开口,可以与纤维丝相互缠绕,从而稳固植物根系,使植物保持良好的抗风抗倒伏能力;此外,纤维丝制成的夹持部具有相对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适宜多种微生物的附着,对水质净化具有良好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夹持部内部中空,在所述夹持部内部填充有具有浮力的浮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体起到提供浮力的作用,保证植物漂浮在水面上。
可选的,所述夹持部呈圆柱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部表面为圆滑的曲面,在对植物茎部夹持过程中减小对植物的损伤。
可选的,所述夹持部的外径为10-3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部外径如果太小,不满足大部分水生植物根系的容纳高度,如果太大,相邻两个夹持部之间形成的下部空间太大而不能很好的稳固植物根系,同时会使两侧植物的间距太大,植物根系相距太远难以连接成一体,导致植物各自孤立容易被风吹倒折弯,不利于植物生长。将夹持部的外径维持在10-30,保证植物根系容纳高度的同时,不同植物根系之间会互相缠绕,连接为一个整体,提高植物的抗风抗倒伏能力。
可选的,所述夹持部的内径不大于1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保持一定的纤维层厚度,在尽可能提高纤维丝含量的基础上保持最基本的植物所需的浮力。
可选的,所述夹持部外包裹有防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奕江山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奕江山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76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室内装修工程的管道连接件
- 下一篇: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