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牵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270659.5 | 申请日: | 2022-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30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乐涵;徐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C7/10 | 分类号: | A61C7/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李烨 |
| 地址: | 31002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牵引装置。包括:一对分别设置在上牙和下牙上的牵引体,连接在所述牵引体之间的弹性牵引圈;所述牵引体由一根金属细丝环形环绕形成的内环和外环组成,内环用于固位,外环用于牵引,所述内环粘结在面中央窝处,所述外环基部用树脂固定在牙冠边缘嵴合面的交接处,所述外环外1/3处向牙龈方向弯曲形成钩状结构;所述上牙上的牵引体的钩状结构位于颊侧/舌侧,所述下牙上的牵引体的钩状结构位于舌侧/颊侧;所述弹性牵引圈的两端分别挂设在上牙牵引器的钩状结构和下牙牵引器的钩状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牵引体固定在面中央窝和边缘嵴处,既控制效果好,还减小对口腔粘膜刺激,无需受到牙冠长度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矫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后牙锁是一种常见的错合畸形,包括正锁和反锁正锁指上颌后牙的舌尖及舌斜面咬合于下颌后牙颊尖及颊斜面的颊侧,咬合面无接触。反锁指上颌后牙的颊尖及颊斜面咬合于下颌后牙舌尖及舌斜面的舌侧,咬合面无接触。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及面部发育,长期的不平衡甚至会引起下颌功能运动异常,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锁的矫治对于促进患者颌、面的发育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通常采用普通舌侧扣挂橡皮圈牵引的方法解除锁现有的舌侧扣型号单一,粘结于牙齿颊侧或舌侧,形成点接触,对牙齿的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导致患牙非预期的扭转;且对于临床牙冠较短的牙齿,存在难以粘结固位的问题;舌侧扣体积较大位于牙冠舌侧时,患者易产生明显异物感,长期摩擦舌侧黏膜会造成溃疡等黏膜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牵引装置,其牵引体固定在面中央窝处,既对牙齿的控制效果好,还减小了对口腔粘膜的刺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一对分别设置在上牙和下牙上的牵引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牵引体之间的弹性牵引圈;所述牵引体由一根金属细丝环形环绕形成的内环和外环组成,内环用于固位,外环用于牵引,所述内环粘结在面中央窝处,所述外环基部用树脂固定在牙冠边缘嵴合面的交接处,所述外环外1/3处向牙龈方向弯曲形成钩状结构;所述上牙上的牵引体的钩状结构位于颊侧/舌侧,所述下牙上的牵引体的钩状结构位于舌侧/颊侧;所述弹性牵引圈的两端分别挂设在上牙牵引器的钩状结构和下牙牵引器的钩状结构上。
优选的是,所述牵引体由0.40~0.45mm的澳丝或不锈钢圆丝弯制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钩状结构与牙齿侧面的间隙为0.9~1.1mm。
优选的是,所述钩状结构的钩端长度为1.8~2.2mm。
优选的是,所述钩状结构弯折的角度为65~7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牵引体固定在面处,既对牙齿的控制效果好,还减小了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同时无需受到牙冠长度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一种正锁牵引装置在治疗上牙颊侧倾斜时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中牵引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70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棒材切锯中的托举装置
- 下一篇:纱线湿度调节装置及络筒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