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养殖仓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39679.6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09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雷东;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蓝色粮仓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B63B35/00;B63B27/12 |
代理公司: | 青岛汇智海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5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养殖仓,提出一种具有浸没式垂直升降的养殖箱体结构,以期提高现有深远海养殖运输与转场灵活性、有效降低工船养殖成本,实现网箱具有移动与脱离水面能力的设计目的。养殖仓包括相互套接组成的上舱与下舱,在上舱顶部连接有数个动滑轮组件,在下舱底部设置有第二赶鱼框;上舱设置有朝向两侧船体侧部的养殖仓进鱼口和养殖仓出鱼口;上舱的外侧壁与下舱的内侧壁采取间隙配合,在伸开最大位置时,固定连接于上舱的外凸台的上端面接触并固定连接于下舱的内凸台下端面;当垂向缩短至最小高度时,上舱的底面与下舱的内底面接触,此时下舱的第一孔与上舱的第三孔同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深远海区域实施水生物养殖的养殖仓,属于水产养殖及船舶海洋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目前大型深远海养殖设施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养殖工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深远海养殖产业,突出地体现出优化船型设计、增加工船养殖水体量、提高自动化程度及养殖效率、以及降低养殖成本等多个产业发展方向。
目前现有的大型养殖工船的船体结构普遍地延续传统散货船船型设计,并采用封闭舱养模式,这种封闭养殖模式存在着单位养殖水体造价与养殖成本均较高的问题。如实现降低造价和养殖成本,通行的方法是利用网箱进行养殖,但同时网箱养殖具有移动困难、机动性差的缺陷。
如下述在先公开的国内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2021240A,名称为一种双体可移动养殖工船,包括船体侧面相对设置用于提供主要浮力的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以及设在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之间与两个船体连接的数个升降式网箱,在两个船体内开展小规格鱼的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在升降式网箱内接力进行大规格成鱼的野生化养殖。该申请将封闭式养殖和开敞式养殖方式进行整合,以实现从小鱼苗到成鱼的海上野生化养殖。即将海上养殖从小规格鱼苗开始,以减轻陆地或近岸网箱养殖对环境带来的压力,同时降低了较大规格鱼类海上运输的成本。相较于全封闭式养殖,该申请在后阶段的养殖过程中采用低密度开敞式野生养殖。
如上述现有技术采取两阶段养殖船体与养殖工艺,将小规格鱼苗放置在封闭式的第一船体和第二船体中进行养殖,而将较大规格鱼类置于两个船体之间的升降式网箱中养殖,因此这种固定连接式的网箱,在双体船行驶过程中而形成较大的水阻,相应地提高船体转运的能耗;另外,如遇较为恶劣的天气与海况等环境条件,较易引起网箱中养殖的鱼类发生死亡或病害。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养殖仓,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具有浸没式垂直升降的养殖箱体结构,以期提高现有深远海养殖运输与转场灵活性、有效降低工船养殖成本,实现网箱具有移动与脱离水面能力的设计目的。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养殖仓包括相互套接组成的上舱与下舱,在上舱顶部连接有数个动滑轮组件,在下舱底部设置有第二赶鱼框;上舱设置有朝向两侧船体侧部的养殖仓进鱼口和养殖仓出鱼口;上舱的外侧壁与下舱的内侧壁采取间隙配合,在伸开最大位置时,固定连接于上舱的外凸台的上端面接触并固定连接于下舱的内凸台下端面;当垂向缩短至最小高度时,上舱的底面与下舱的内底面接触,此时下舱的第一孔与上舱的第三孔同心。
进一步地,所述的动滑轮组件,在钢索架上设置有钢索钩;第二钢索缠绕于滑轮,其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钢索头;固定连接于滑轮的滑轮轴套设在钢索架的钢索架孔之间;滑轮与滑轮轴为转动连接;钢索头与上舱固定连接;第二钢索固定连接于下舱。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赶鱼框设置在下舱的内底面之上,数个第二吊钩均通过第二杆连接于第二赶鱼框,第二吊钩伸出并位于上舱顶部的上方;设置在每一隔舱底部的第一赶鱼框,通过第一杆沿垂向向上连接第一吊钩,第一吊钩伸出并位于船体组件的顶部甲板上;在上舱的内侧、下舱的外侧、以及第一赶鱼框、第二赶鱼框的上表面均覆盖有渔网。
综上,所述的养殖仓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蓝色粮仓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蓝色粮仓海洋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39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数字轮盘互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碳素补强材料加工用废料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