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13240.6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5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白岩岩;段杰;田志伟;段守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山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30;F24F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耗 热交换 新风 净化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新风净化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包括连接块、新风净化系统外壳、全热交换核心机和降噪机构,所述降噪机构装设在新风净化系统外壳内侧的中部,所述全热交换核心机位于降噪机构的中部;所述降噪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降噪机构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接,四个所述降噪机构围成了正方形;所述降噪机构包括防护层、吸音层、隔音层以及海绵层,所述防护层的内侧与吸音层相连接,所述吸音层的内侧与隔音层相连接,所述隔音层的内部侧与海绵层相连接。该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整体实现了新风净化系统可进行降噪处理的目的,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风净化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新风净化系统是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及各种管道和接头组成。安装在吊顶内的风机通过管道与一系列的排风口相连,风机启动,室内受污染的空气经排风口及风机排往室外,使室内形成负压,室外新鲜空气便经安装在窗框上方的进风口进入室内,在送风的同时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新风过滤、灭毒、杀菌、增氧、预热。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在使用时会发出一定的噪音,无法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故而提出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具备可进行降噪处理等优点,解决了新风净化系统不可进行降噪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可进行降噪处理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
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种低能耗全热交换新风净化系统,包括连接块、新风净化系统外壳、全热交换核心机和降噪机构,所述降噪机构装设在新风净化系统外壳内侧的中部,所述全热交换核心机位于降噪机构的中部。
所述降噪机构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降噪机构之间通过连接块相连接,四个所述降噪机构围成了正方形。
所述降噪机构包括防护层、吸音层、隔音层以及海绵层,所述防护层的内侧与吸音层相连接,所述吸音层的内侧与隔音层相连接,所述隔音层的内部侧与海绵层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全热交换核心机的上下左右四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垫,四个所述固定垫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垫可以起到固定固定管与全热交换核心机的作用。
进一步,四个所述固定管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贯穿筒,四个所述贯穿筒分别贯穿设置于每个降噪机构的中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四个固定管与每个降噪机构之间均相连接。
进一步,四个所述贯穿筒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圈,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圈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中心轴的一侧均装设有加强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四个固定圈分别与每个降噪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两个所述加强管远离全热交换核心机中心轴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管,左侧所述连接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新风导入筒,所述新风导入筒贯穿设置于新风净化系统外壳的左侧壁,右侧所述连接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浊风导出筒,所述浊风导出筒贯穿设置于新风净化系统外壳的右侧壁。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新风导入筒与左侧的加强管和浊风导出筒与右侧加强管之间都是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
进一步,上侧所述固定圈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新风引入管,下侧所述固定圈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浊风排出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山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山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13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波形模具
- 下一篇:一种快速安装的插座暗盒修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