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缠绕机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05725.0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98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闫俊凯;黄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拉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5/00 | 分类号: | B21F35/00;B21F3/02;B21F23/00;B21F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天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51 | 代理人: | 李荣新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缠绕 进给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缠绕机进给系统,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内安装有原料上料结构以及切断结构;所述原料上料结构包含有:两对液压箱、两对挤压板、四对伸缩杆、两对凹型挤压限位块、两对凸型挤压块、两对上料液压推杆、液压原液箱、液压抽液泵、控制分流阀门、一对分流控制管以及一对引流管;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衬垫生产技术领域,通过原料上料结构将原料进行水平相对挤压固定,之后通过上料液压推杆将相对挤压固定后的原料进行稳定推送,从而达到将原料进行稳定上料,避免了上料过程中出现晃动,使得焊接过程中出现误差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衬垫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向缠绕机进给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衬垫的加工中一重要工序是螺旋弹簧缠绕,螺旋弹簧要求在板形胎夹具上缠绕4层,相邻的两层缠绕方向应交叉并符合图纸中X和Y的箭头所指方向,传统的加工方式是人工将弹簧缠绕在模具上,不仅加工速度满足不了生产,现有的上料结构是通过一对滚轮进行挤压旋转上料,没办法进行稳定的上料,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即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向缠绕机进给系统,其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内安装有原料上料结构以及切断结构;
所述原料上料结构包含有:两对液压箱、两对挤压板、四对伸缩杆、两对凹型挤压限位块、两对凸型挤压块、两对上料液压推杆、液压原液箱、液压抽液泵、控制分流阀门、一对分流控制管以及一对引流管;
两对所述液压箱分别相对平行安装于所述加工箱的内侧,两对所述挤压板分别活动插装于两对所述液压箱的内侧,两对所述液压箱上分别开设有两对伸缩槽,四对所述伸缩杆分别安装于两对所述挤压板上,且四对所述伸缩杆分别活动插装于四对所述伸缩槽的内侧,两对所述凹型挤压限位块分别安装于四对所述伸缩杆上,两对所述上料液压推杆分别安装于两对所述凹型挤压限位块的内侧,两对所述凸型挤压块分别活动插装于两对所述凹型挤压限位块的内侧,且两对所述凸型挤压块分别安装于两对所述上料液压推杆的推动端上,所述液压原液箱安装于所述加工箱上,所述液压抽液泵安装于所述液压原液箱上,所述控制分流阀门安装于所述液压抽液泵上,一对所述分流控制管分别安装于两对所述液压箱上,一对所述引流管安装于所述控制分流阀门上,且一对所述引流管连接于一对所述分流控制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断结构包含有:一对凹型切断块、一对切断液压推杆、一对凸型切断块、一对切割刀以及四对限位轴;
一对所述凹型切断块安装于所述加工箱上,一对所述切断液压推杆安装于所述加工箱上,且一对所述切断液压推杆分别与一对所述凹型切断块相对平行,一对所述凸型切断块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切断液压推杆的推动端上,一对所述切割刀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凸型切断块上,一对所述凹型切断块上分别开设有两对限位凹型槽,四对所述限位轴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凸型切断块上,且四对所述限位轴分别活动插装于四对所述限位凹型槽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工箱上设置有若干个回形限位块,若干个回形限位块上分别设置有挤压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工箱设置有一对长度测量仪。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一对所述凸型挤压块上分别开设有圆弧槽,一对所述圆弧槽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摩擦垫。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一对所述摩擦垫上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原料上料结构将原料进行水平相对挤压固定,之后通过上料液压推杆将相对挤压固定后的原料进行稳定推送,从而达到将原料进行稳定上料,避免了上料过程中出现晃动,使得焊接过程中出现误差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向缠绕机进给系统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拉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维拉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05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