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97392.1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5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立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04 | 分类号: | H01R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向 底部 凹槽 换向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涉及换向器技术领域,包括铜片和云母片,所述云母片的外侧固定设置若干个铜片,每个所述铜片的下端均设有勾部,所述勾部的内侧面下端设有向内侧凹陷的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通过在铜片下端的勾部上设置凹槽,改善后的换向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避让位置,凹槽能保证漆包圆铝线的最小直径,从而达到保障品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
背景技术
换向器,亦称“整流子”。直流电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电枢上的一个重要部件。由云母片隔开的许多铜片组成圆筒形或盘形,每一铜片同某几个电枢绕组元件相连接。电枢转动时,铜片相继同固定的电刷相接触。在直流电机中,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将电枢绕组内的交流电变为电刷间的直流电。在交流换向器电动机中,使电刷间交流电的频率符合工作要求。
传统换向器勾部为平面,因此在点焊过程中因铝线熔点低焊接过程中导致铝线液化无法正常实现批量生产,品质无法保障;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包括铜片和云母片,所述云母片的外侧固定设置若干个铜片,每个所述铜片的下端均设有勾部,所述勾部的内侧面下端设有向内侧凹陷的凹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勾部上的凹槽总长度范围1-5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勾部上的凹槽总高度范围0.05-0.3mm。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勾部与漆包圆铝线的折弯处呈倒圆角设置,且倒角半径为0.15-0.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通过在铜片下端的勾部上设置凹槽,改善后的换向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避让位置,凹槽能保证漆包圆铝线的最小直径,从而达到保障品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中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中铜片的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片;2、云母片;3、勾部;4、凹槽;5、漆包圆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照图1-3,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包括铜片1和云母片2,云母片2的外侧固定设置若干个铜片1,若干个铜片1成环形阵列状分布在云母片2,且相邻铜片1之间隔开;每个铜片1的下端均设有勾部3,勾部3的内侧面下端设有向内侧凹陷的凹槽4。
勾部3上的凹槽4总长度范围1-5mm。
勾部3上的凹槽4总高度范围0.05-0.3mm。
勾部3与漆包圆铝线5的折弯处呈倒圆角设置,且倒角半径为0.15-0.3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换向片勾底部带凹槽的换向器结构,通过在铜片1下端的勾部3上设置凹槽4,改善后的换向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避让位置,凹槽4能保证漆包圆铝线5的最小直径,从而达到保障品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立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立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973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色温高光效的灯具
- 下一篇:一种医药试剂恒温保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