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混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89983.4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87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四季火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9/64 | 分类号: | B01F29/6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秦海中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机领域,具体涉及高效混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导轨、双锥罐体和罐体驱动件;沿竖直方向,在第一支架上固定设置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为圆形导轨;双锥罐体为双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罐体进料口和罐体出料口;在罐体进料口和罐体出料口处分别设置罐体驱动件,罐体驱动件包括驱动轮和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轮和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双锥罐体上,第一驱动电机与驱动轮传动连接;驱动轮与第一导轨配合作业。通过罐体的上下翻转和搅拌轴的反方向搅拌,大大提高了物料的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机领域,具体涉及高效混料机构的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耐火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多种物料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均匀后,再进入下一步工序。
在混料过程中,现有的混料机大部分为采用搅拌机搅拌轴转动,或采用混碾机对物料进行混料的作业方式,此种搅拌形式,应对小吨位的物料可以实现快速混合均匀,但是,对于大吨位的物料,则会出现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往往需要通过加长搅拌时间的方式解决,而此过程中容易导致物料的沉降分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混料机构,通过罐体的上下翻转和搅拌轴的反方向搅拌,大大提高了物料的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高效混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导轨、双锥罐体和罐体驱动件;沿竖直方向,在第一支架上固定设置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为圆形导轨;双锥罐体为双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罐体进料口和罐体出料口;在罐体进料口和罐体出料口处分别设置罐体驱动件,罐体驱动件包括驱动轮和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轮和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双锥罐体上,第一驱动电机与驱动轮传动连接;驱动轮与第一导轨配合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与双锥罐体之间通过减震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两组,对称设置在双锥罐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在所述双锥罐体的中部设置搅拌件,搅拌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连接件、搅拌轴和第二转动连接件,搅拌轴与双锥罐体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连接件进行密封转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搅拌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连接件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架上。
高效混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导轨、双锥罐体和第三驱动电机;沿竖直方向,在第一支架上固定设置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为圆形导轨;第二导轨分为外沿轮齿部和内沿固定部;双锥罐体为双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罐体进料口和罐体出料口;双锥罐体通过第三连接杆与内沿固定部固定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外沿轮齿部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双锥罐体的中部设置搅拌件,搅拌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连接件、搅拌轴和第二转动连接件,搅拌轴与双锥罐体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连接件进行密封转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搅拌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连接件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混料机构,通过罐体的上下翻转和搅拌轴的反方向搅拌,大大提高了物料的混合效率和混合效果。
2、通过设置减震连接件,提升了物料混合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四季火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四季火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89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蘸料盒
- 下一篇:一种仓料位自动计算的电除尘输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