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用控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189515.7 | 申请日: | 2022-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96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韦猛强;冯敏芳;钟建洪;肖崑;王标;曾原;罗意钟;玉进勇;梁利文;肖云;吴南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黔桥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4G21/02;E04G21/24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 地址: | 54511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混凝土 浇筑 用控水 装置 | ||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用控水装置,包括冷水泵、热水泵和混合水泵,冷水泵进水端通过主路冷进水管连接冷进水口,混合水泵进水端一路通过分路冷进水管连接冷进水口,另一路通过分路热进水管连接热进水口,热水泵进水端通过主路热进水管连接热进水口;热水泵出水端通过热出水管连接热出水口,混合水泵出水端一路通过第二混合出水管分路连接热出水口,另一路通过第一混合出水管分路连接冷出水口,冷水泵出水端通过冷出水管连接冷出水口。其优点是可现时提供不同流量和不同温度的水流,有利于有的放矢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各区域温差;智能化程度高,控制中心可根据监测情况自动调整流量和温度,以获得合适的冷却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温控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用控水装置。
背景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与裂缝控制是土木工程领域常见问题之一。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水泥的水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当温升达到峰值后温度下降,在升温-降温过程混凝土内部会产生一个不均匀的温度场,外部冷混凝土受到内部热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的约束,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会产生裂缝,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的承载能力、防水性能及耐久性能降低,影响结构安全。
为解决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目前采用较多的温控方法是在待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埋设水管,通过向水管输送冷却水来进行降温,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和层间温差。此类装置通常设有供水装置和分水装置,由供水装置向分水装置供水,再由分水装置分多个管路向大体积混凝土输送冷却水。申请号为 202020725939 .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用连续分流控水系统,由进水系统、分水系统和冷却系统组成,通过分流装置使出水口的数量大于水泵的数量,从而减少水泵用量,节约成本。但该方案存在不足:不能对水温进行动态调节,降温速率不易准确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情况,动态调节冷、热水供水流量,使冷却水温度处于适宜状态,有利于准确控制降温速率,避免降温速度不足或过快问题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用控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用控水装置,包括冷水箱、热水箱、泵机组和控制中心、分水装置,所述泵机组包括冷水泵、热水泵和混合水泵,所述冷水泵进水端通过主路冷进水管连接冷进水口,所述混合水泵进水端一路通过分路冷进水管连接冷进水口,另一路通过分路热进水管连接热进水口,所述热水泵进水端通过主路热进水管连接热进水口;所述冷进水口连接冷水箱,所述热进水口连接热水箱;所述热水泵出水端通过热出水管连接热出水口,所述混合水泵出水端一路通过第二混合出水管分路连接热出水口,另一路通过第一混合出水管分路连接冷出水口,所述冷水泵出水端通过冷出水管连接冷出水口;所述控制中心用于参数输入和指令下达。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混合水泵进水端安装混合进水管,混合进水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分路冷进水管和分路热进水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混合水泵出水端安装混合出水管,混合出水管通过三通接头连接第二混合出水管分路和第一混合出水管分路。
作为优选方案,在冷水泵、热水泵、混合水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安装比例伺服阀,所述比例伺服阀由所述控制中心控制各管路的开闭和水流量。
作为优选方案,在冷出水口安装第一温度传感器和冷出水流量计,第一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冷水出水口的水温并将温度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冷出水流量计实时测量冷出水流量并传输到控制中心;在热出水口安装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热出水流量计,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热出水口的水温并将温度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热出水流量计实时测量热出水流量并传输到控制中心。
作为优选方案,在混合出水管安装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混合出水管的水温并将温度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黔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柳州黔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895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撞耐挤压性能高的建筑工程排水管道
- 下一篇:一种加强型防滑儿童餐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