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支架模具的交叉斜顶脱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72246.3 | 申请日: | 2022-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4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荣;刘杰超;郑安定;潘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黄岩金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4 | 分类号: | B29C45/44;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视镜 支架 模具 交叉 脱模 机构 | ||
1.一种汽车后视镜支架模具的交叉斜顶脱模机构,包括后视镜下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视镜下模(1)内设有可拆式成型辅助内嵌件(2),所述的后视镜下模(1)下方设有顶出板(3),所述的顶出板(3)上设有交叉斜顶脱模组件(4),所述的交叉斜顶脱模组件(4)与可拆式成型辅助内嵌件(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后视镜下模(1)下方还设有顶出板限位部(5),所述的顶出板(3)与顶出板限位部(5)相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支架模具的交叉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斜顶脱模组件(4)包括设置于顶出板(3)上的直顶部(6)和斜顶部(7),所述的直顶部(6)和斜顶部(7)分别与可拆式成型辅助内嵌件(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直顶部(6)和斜顶部(7)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支架模具的交叉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顶部(6)包括设置于顶出板(3)上的若干直顶杆(8),所述的若干直顶杆(8)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直顶杆(8)与斜顶部(7)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支架模具的交叉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顶部(7)包括设置于顶出板(3)上的若干斜顶杆(9),所述的若干斜顶杆(9)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斜顶杆(9)与直顶杆(8)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支架模具的交叉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顶杆(9)的中心线与斜顶杆(9)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的后视镜下模(1)下方设有斜顶杆驱动件(10),所述的斜顶杆驱动件(10)与斜顶杆(9)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支架模具的交叉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顶杆驱动件(10)包括设置于后视镜下模(1)下方的直线驱动器(11),所述的直线驱动器(11)的动力轴与斜顶杆(9)之间设有连接板件(12),所述的连接板件(12)一端与斜顶杆(9)相连,另一端与直线驱动器(11)的动力轴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支架模具的交叉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件(12)包括设置于直线驱动器(11)的动力轴与斜顶杆(9)之间的连接板(13),所述的连接板(13)一端与斜顶杆(9)相连,另一端与直线驱动器(11)的动力轴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支架模具的交叉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式成型辅助内嵌件(2)包括设置于后视镜下模(1)内的第一成型内嵌块(14)和第二成型内嵌块(15),所述的直顶杆(8)与第一成型内嵌块(14)相滑动配合,所述的斜顶杆(9)与第二成型内嵌块(15)相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支架模具的交叉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出板限位部(5)包括设置于后视镜下模(1)下方的若干防偏寸铁(16),所述的顶出板(3)与防偏寸铁(16)相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后视镜支架模具的交叉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偏寸铁(16)底部设有防脱底板(17),所述的防脱底板(17)的横截面积大于防偏寸铁(16)的横截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黄岩金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黄岩金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722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热组件及包含它的发热体
- 下一篇:一种同步夹持的陶瓷加工用利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