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连接组件和太阳能屋顶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60987.X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26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郭琦;龚道仁;许文彬;徐进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H02J7/35;H02S2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郑越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连接 组件 太阳能 屋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连接组件和太阳能屋顶。固定连接组件用于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于待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适于粘接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适于与待安装结构连接固定,且适于设置于第一连接件的下方;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三连接件,两个第三连接件适于分别从两侧共同夹持固定部分第一连接件,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连接组件可提高使用无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屋顶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连接组件和太阳能屋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简称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V,PV即Photovoltaic),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太阳能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顶的结合。由于太阳能方阵与建筑的结合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是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最佳安装方式,因而倍受关注。太阳能屋顶是通过连接件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固定安装到屋顶建材上,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屋顶建材一体化的太阳能屋顶。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重量有一定要求。采用无框太阳能电池组件能直接降低约20%的组件重量,是太阳能电池组件减重的一个重要方向。通常的无框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屋顶建材上的固定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卡爪状的连接件1包括上卡扣部11和下卡扣部12,上卡扣部11的下侧表面紧贴太阳能电池组件2的上表面,下卡扣部12的上侧表面紧贴太阳能电池的下表面,上卡扣部11和下卡扣部12通过贯通件5和锁紧件6配合锁紧,并与待安装结构3固定连接,待安装结构3例如可以为屋顶建材。
如图2所示,卡爪状的连接件1通常安装在太阳能电池组件2靠近角落的边缘,由于不是整边的覆盖太阳能电池组件2的边缘,因此实际使用中,太阳能电池组件2未安装连接件1的部分是悬空状态,在一些场景中,连接件1夹持在太阳能电池组件2的长边,连接件1安装于距离短边1/4长边长度位置,组件两侧1/4长边长度位置处处于悬空状态。由于连接件1的持续挤压,靠近支撑点即连接件1处附近所受的应力相较其他位置较大。因而在实际使用中,如长期在积雪、大量灰尘或风沙环境中使用,或者在运输途中经历大量颠簸,悬空部分难以保持静止,持续存在微小晃动,太阳能电池组件2在靠近连接件1处附近由于应力较大而劳损更快,容易在此处出现破裂和损坏。
此外如图1所示,上卡扣部11的下侧表面上和下卡扣部1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垫层4,以提供对太阳能电池组件2更高的摩擦力,提高固定效果。但是橡胶部件在长期使用中易于老化变形,从而造成连接件1与太阳能电池组件2之间的摩擦力减弱,最终可能造成太阳能电池组件2的掉落的风险。
因此需要一种方案,以解决无框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于屋顶建材时,连接件附近易破裂损坏和太阳能电池组件因橡胶垫层变形存在掉落的风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连接组件和太阳能屋顶,以解决无框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于屋顶建材时,连接件附近易破裂损坏和太阳能电池组件因橡胶垫层变形存在掉落的风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连接组件,用于使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固定于待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适于粘接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适于与待安装结构连接固定,且适于设置于第一连接件的下方;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三连接件,两个第三连接件适于分别从两侧共同夹持固定部分第一连接件,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固定。
可选的,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一立壁、第二立壁、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一立壁、第一平台、第二立壁和第二平台顺次呈直角连接构成阶梯状结构。两个第三连接件夹持部分第一连接件时,第一立壁相对于第二立壁更靠近两个第三连接件构成的对称中心面。两个第三连接件的第一立壁适于分别紧贴第一连接件形成夹持固定;两个第三连接件的第二立壁适于与第二连接件锁紧固定。两个第三连接件分别从两侧共同夹持固定部分第一连接件时,两个第三连接件的第二立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连接件的厚度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609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减缓碰撞力的船用壳体
- 下一篇:一种医院污水高效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