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顶停车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57140.6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3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任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昊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十蕙一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1 | 代理人: | 刘秋兰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顶 停车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顶停车场,包括至少一对楼顶平台,可分别架设在相邻两栋楼房的楼顶之上;一升降单元,安装在所述楼顶平台的侧面,用于运送乘客或所述汽车上升至所述楼顶平台或下降离开所述楼顶平台;一承重单元,与所述楼顶平台固定连接,用于承受所述停车平台的重力。所述承重单元具有至少:两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一对楼顶平台的四周,用于支撑所述楼顶平台。一提拉组件,一端与所述楼顶平台连接,一端固定在地基上,用于提拉所述楼顶平台。本实用新型通过另行设置承重单元而不是由本身建筑来承重,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顶停车场。
背景技术
截至2019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8亿辆。其中,私家车保有量首次突破2亿辆,达2.07亿辆。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长也带来了一个社会性问题,那就是停车难,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老旧小区的停车问题,更是成了“难中之难”。一面是仍在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一面是巨大的停车位缺口,解决停车难问题迫在眉睫。
老旧小区基本上都是2000年之前兴建的居民楼房。因为2000年之前,我国对居住小区是没有停车位配建指标要求的,几乎所有的老旧小区都没有符合现阶段城市规划部门要求的停车位。现在老旧小区的停车位基本上都是小区自行划设。由于空间有限、没有统一规划等因素,很多老旧小区的空间被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所占领,导致小区内原有的道路、绿化、公共空间等用地被小汽车占据,消防通道经常堵塞,小区居住品质大大下降,还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比如CN201520311889.5 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设备,但是该设备占用要地面有限地面空间,甚至要毁坏绿化。CN202022641871.5虽然公开了一种既有建筑增设楼顶停车场或健身场的结构,但是需要使用既有建筑本身来承受重力,属于扩建,这种建筑物本身承受重力是个大问题,而老旧小区的建筑本身在当年建造的时候,并没有将楼顶还需要承受额外的重力计算在内,这种往往承重不可靠,有房屋建筑倒塌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楼顶停车平台本身重力无处承受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楼顶停车场,可以很好地解决承重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楼顶停车场,包括至少:
一对楼顶平台,可分别架设在相邻两栋楼房的楼顶之上;
一升降单元,安装在所述楼顶平台的侧面,用于运送乘客或汽车上升至所述楼顶平台或下降离开所述楼顶平台;
一承重单元,与所述楼顶平台固定连接,用于承受所述楼顶平台的重力。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重单元具有至少:
两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一对楼顶平台的四周,用于支撑所述楼顶平台;
一提拉组件,一端与所述楼顶平台连接,一端固定在地基上,用于提拉所述楼顶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
每一支撑组件具有至少两对角支柱,位于所述楼顶平台对边的两端,用于支撑所述楼顶平台;
所述提拉组件具有:
一高塔,位于所述一对楼顶平台的中间,下端固定在所述地基上;
若干拉索,上端与所述高塔的上端连接,下端间隔设置在所述楼顶平台内,用于提拉所述楼顶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提拉组件还具有一对横梁,对称位于所述高塔两侧且分别位于在所述一对楼顶平台下,用于支撑所述楼顶平台,所述拉索的下端分别间隔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提拉组件还具有若干间隔平行设置的纵梁,与所述横梁交叉且位于所述横梁之上,所述纵梁的中部由所述横梁支撑,由所述纵梁进一步支撑所述楼顶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昊,未经任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57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沉淀的茶籽精油加工用存储罐
- 下一篇:一种节流防窜水三角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