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线断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29435.2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78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恰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36 | 分类号: | D05B69/36 |
代理公司: | 义乌市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0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城西街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线 断线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底线断线检测装置,包括编码器座和缝纫线,编码器座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安装板,第二连接柱和安装板的安装高度低于第一连接柱的安装高度;第一连接柱上设置有转盘,转盘周向上设置有环状槽,转盘还连接有用于计算转速的编码器,第二连接柱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以及驱动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靠近的弹性机构,安装板上设置有通孔,缝纫线依次穿过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环状槽和通孔并受张力拉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不能自动识别断线状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底线断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缝纫机及其他缝纫机的现有技术中,如折带(缝纫)机,缝纫针和线辊之间仅有弹簧夹线器,或者还有一个提线杆。裤耳(裤子中常用于系皮带)、上衣的铭牌小带(对应人体后颈的位置)等料带制作中,常需要将料带的一端或两端进行翻折缝合。
缝纫线断损得不到自动检测,不利于自动缝纫的实现;线断损,缝纫针及其他部件仍继续动作,无功工作、浪费工作电源及时间,影响生产及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底线断线检测装置,解决了不能自动识别断线状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线断线检测装置,包括编码器座和缝纫线,所述编码器座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安装板,所述第二连接柱和所述安装板的安装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安装高度;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周向上设置有环状槽,所述转盘还连接有用于计算转速的编码器,所述第二连接柱上相对设置有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相互靠近的弹性机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缝纫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环状槽和通孔并受张力拉直。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在缝纫线走线的过程中能够提供缝纫线张力,拉直的缝纫线能够带动连接编码器的转盘转动,当缝纫线断线时编码器可以及时检测到转盘转速下降,方便使用者及时关闭息县的送线动作,减少能源和材料的浪费、使得生产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边缘均设置有相互远离的偏移面,所述偏移面表面各处均为圆弧状光滑过渡。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缝纫线更易安置在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使得缝纫线安置在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之间不易脱离工作位置,使用状态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第一弹簧和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两端抵接在所述调节旋钮和所述第二夹片之间。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调整调节旋钮的位置即可改变第一弹簧的形变程度,即可改变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相互的抵紧力,使用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编码器周向固定连接,所述转盘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盘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转轴固定的卡簧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端面抵接的第二弹簧。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转盘在转轴轴向上可以进行轻微偏移,减少机构运作时其震动和晃动对缝纫线走线的影响,使得使用状态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槽的开口向两侧展开。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使得缝纫线更易安装在所述环状槽内,且缝纫线不易脱离环状槽,使用十分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圆形。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避免通孔与缝纫线卡死,使得走线更加流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恰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恰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29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结合力的多层印制电路板
- 下一篇: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