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26502.5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0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梅进忠;杨广文;宿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63 | 分类号: | F24F1/0063;F24F13/02;F24F12/00;F24F13/30;F24F13/28;F24F1/0073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刘茂源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管机,所述风管机包括风管机本体和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风管机本体连接,所述新风模块用于将所述风管机本体的回风送入到外部环境中并将外部环境中的新风送入到风管机本体中。所述新风模块被配置为使进入所述新风模块的新风与进入所述新风模块的回风在所述新风模块中进行热量交换。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管机能够减小引入新风导致蒸发器增加的负荷,节约电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风管式空调机简称风管机,由空调连接风管向室内送风,形成小型的全空气系统。现有的风管机在制冷或者制热模式下空气循环以室内为主,仅仅是将室内空气吸入天井机内部进行换热后再排出室内,室内空气的反复循环造成空气质量差,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威胁。
现有技术中,市场上的部分风管机增加了引入新风的功能,但直接引入室外新风会造成蒸发器负荷增加,并且为了达到预期的制冷制热效果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管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管机直接引入新风导致风管机负荷增加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管机,包括:
风管机本体;
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风管机本体连接,所述新风模块用于将所述风管机本体的回风送入到外部环境中并将外部环境中的新风送入到风管机本体中;其中
所述新风模块被配置为使进入所述新风模块的新风与进入所述新风模块的回风在所述新风模块中进行热量交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件具有交替设置的回风通道和新风通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件具有交替设置的回风通道和新风通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回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新风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一出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回风通道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连通;
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二进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的进风端与所述第二进风通道连通,所述新风通道的出风端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件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回风通道贯穿且连通所述长方体结构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彼此平行;
所述新风通道贯穿且连通所述长方体结构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彼此平行;
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的表面积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回风通道和所述新风通道均为多个,所述回风通道与所述新风通道的数量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排风风机和新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回风进风口和第一回风出风口,所述第一回风进风口与所述风管机本体上的第二回风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出风口与外部环境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道具有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第一新风进风口,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与所述风管机本体上的第二新风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新风进风口与外部环境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道还中设置有过滤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26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