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化燃烧室喉口冷却的柴油机铝活塞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14750.8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70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侯其杰;匡艳军;林娜;刘相东;冯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双港活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22 | 分类号: | F02F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郑先例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燃烧室 冷却 柴油机 活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强化燃烧室喉口冷却的柴油机铝活塞,包括活塞头部、活塞裙部和活塞销座,还包括小内冷油道和大内冷油道,小内冷油道靠近活塞头部喉口位置处设置,大内冷油道靠近小内冷油道设置,大内冷油道距离喉口位置大于小内冷油道距离喉口位置。由于燃烧室喉口部位挤流效应,该部位热负荷时整个活塞中最高的,该处疲劳失效中,热负荷贡献率占比达到70%,小内冷油道靠近喉口位置,可以极大缓解该处的热负荷,同时由于内冷油道截面积较小,对该处的机械载荷能力影响较小。由于小内冷油道对喉口处冷却能力较好,但是毕竟截面积较小,无法为整个活塞提供良好的冷却效果,需要在小能冷油道下方在增设一个大内冷油道,增强整个活塞的冷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铝活塞。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强化燃烧室喉口冷却的柴油机铝活塞。
背景技术
随着对柴油机经济性与排放性要求的提升,柴油机越来越普遍采用高压共轨供油系统,喷射压力已经超过2000bar,燃油的贯穿距离越来越大,发动机的爆发压力越来越大,使用铝活塞的柴油机爆发压力已经接近230bar,铝活塞的热负荷与机械负荷越来越高。
传统的柴油机铝活塞为了解决热负荷问题,在活塞头部铸造一条内冷油道,通过润滑油将热量带走,但是随着活塞热负荷的提高,需要截面积更大内冷油道来带走热量,并且在铸造工艺允许的情况下,更加靠近燃烧室与第一环岸,这就会影响活塞的结构强度,在高爆发压力的情况下,损失活塞的结构强度来换取冷却能力会带来强度不足的风险,影响活塞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可靠性的强化燃烧室喉口冷却的柴油机活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强化燃烧室喉口冷却的柴油机活塞,包括活塞头部、活塞裙部和活塞销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内冷油道和大内冷油道,小内冷油道靠近活塞头部喉口位置处设置,大内冷油道靠近小内冷油道设置,大内冷油道距离喉口位置大于小内冷油道距离喉口位置。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小内冷油道两端分别连通有小内冷油道进油口和小内冷油道出油口,大内冷油道两端分别连通有大内冷油道进油口和大内冷油道出油口;
小内冷油道进油口与大内冷油道进油口连通,小内冷油道出油口与大内冷油道出油口连通。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小内冷油道与活塞顶面最小距离L1为4.5mm~5.5mm。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小内冷油道与燃烧室最小距离L2为2.5mm~3mm。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大内冷油道与小内冷油道进油口最小间距L3为2mm~3mm。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小内冷油道与大内冷油道最小距离L4为4mm~6mm。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大内冷油道与环槽最小距离L5不小于3.5mm。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小内冷油道截面积为大内冷油道截面的1/3。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由于燃烧室喉口部位挤流效应,该部位热负荷时整个活塞中最高的,该处疲劳失效中,热负荷贡献率占比达到70%,小内冷油道靠近喉口位置,可以极大缓解该处的热负荷,同时由于内冷油道截面积较小,对该处的机械载荷能力影响较小。
由于小内冷油道对喉口处冷却能力较好,但是毕竟截面积较小,无法为整个活塞提供良好的冷却效果,需要在小能冷油道下方在增设一个大内冷油道,增强整个活塞的冷却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双港活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双港活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14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管型材加工用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管道物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