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表面变形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10773.1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65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舜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0 | 分类号: | B21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铝合金 轮毂 表面 变形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表面变形修复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减少人力消耗,减小安全隐患的汽车铝合金轮毂表面变形修复装置。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表面变形修复装置,包括有吸盘、外壳、支撑架、气缸、限位杆和活动板等,外壳底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固连有吸盘,外壳内部上侧壁固连有支撑架,外壳内部后侧壁固连有气缸,支撑架能对气缸起到支撑作用,气缸伸缩杆上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和外壳滑动配合,活动板后侧的左右两侧均固连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均和外壳滑动式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的拉力对轮毂进行修复,能减少人力的消耗,且也可以避免人们和加热后的轮毂接触,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表面变形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又名轮圈,是轮胎内廓用以支撑轮胎的圆桶形、中心装配在轴上的部件,轮毂常见的材质有铝合金,在轮毂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外导致其变形,但是在轮毂表面变形后,人们一般是对变形后的轮毂进行加热,然后用人力对加热后的轮毂进行校正,这样的修复方法会极大的耗费人力,且在修复过程中,人们容易和加热后的轮毂进行接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现对此的修复装置做出进一步改进,需要设计一种能减少人力消耗,减小安全隐患的汽车铝合金轮毂表面变形修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修复装置耗费人力,存在安全隐患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减少人力消耗,减小安全隐患的汽车铝合金轮毂表面变形修复装置。
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表面变形修复装置,包括有吸盘、外壳、支撑架、气缸、限位杆、活动板、暖风口、加热管、拉绳、固定块、卡杆、回力弹簧和收集装置,外壳底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固连有吸盘,外壳内部上侧壁固连有支撑架,外壳内部后侧壁固连有气缸,支撑架能对气缸起到支撑作用,气缸伸缩杆上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和外壳滑动配合,活动板后侧的左右两侧均固连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均和外壳滑动式相连,限位杆能对活动板起到限位作用,活动板前侧开有暖风口,暖风口的数量至少为2个,活动板内部设有能够对轮毂起到软化效果的加热管,活动板前侧的左右两侧均固连有三个拉绳,六个拉绳上均滑动式设有两个固定块,活动板前侧中间滑动式设有卡杆,六个拉绳均和对应的卡杆卡接,两个卡杆均和活动板之间连接有能够用于复位的回力弹簧,外壳右侧滑动式设有收集装置。
进一步的,收集装置包括有收集框,外壳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开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滑动式设有收集框。
进一步的,外壳表面涂有防锈材料。
进一步的,外壳左右两侧均固连有握把。
进一步的,滑槽内涂有润滑油。
进一步的,收集框右侧固连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铝合金轮毂表面变形修复装置,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的拉力对轮毂进行修复,能减少人力的消耗,且也可以避免人们和加热后的轮毂接触,更加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管的热气可对轮毂起到软化效果,进而更加方便人们对轮毂进行修复;
3、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框可以放置工具和材料,进而可以减小工具和材料丢失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舜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舜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107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清渣的金属抛光机
- 下一篇:钢件内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