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载单元与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01579.7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84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毕国栋;于洪峰;王文霞;曹红艳;王德军;郭泽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潍柴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霍文娟 |
地址: | 26100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单元 测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负载单元与测试系统,该负载单元包括负载模块和位置反馈模块,其中,负载模块的第一端用于与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位置反馈模块包括电感单元和电阻单元,其中,电感单元的第一端用于与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电感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电阻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电阻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电感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感,电阻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阻。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真实的电磁阀对电子控制单元测试相比,本申请的负载单元较为节省经济成本,且无需对对应的电磁阀进行调拨,还较为节省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的HIL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载单元与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HIL(硬件在环,Hardware in the Loop,简称HIL)测试领域,测试平台硬件部分包含负载单元,为ECU(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驱动的执行器。现有HIL测试平台的负载单元在制作时,对于具有位置反馈的电磁阀通常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是连接模拟的负载单元,该负载单元通常采用功率电阻模拟电磁阀的负载特性;另一种是连接真实负载,如节流阀、EGR(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简称EGR)阀等,ECU驱动真实负载控制开度,并采集由真实负载的位置传感器反馈得到位置信号。
但对于采用功率电阻进行模拟时,由于负载单元的负载特性与真实电磁阀并不一致,这样导致ECU无法进行有效测试。另外,如果负载单元的负载特性与真实电磁阀的相差较大,ECU还会报出故障,负载单元无法向ECU反馈位置信号,进从而导致ECU无法接收实际的位置信号,进行无法进行闭环控制。对于采用真实电磁阀的方案,由于各类电磁阀往往体积较大以及形状各异,便给负载机柜的设计、制作和安装造成了困难。此外,不同发动机采用的各类电磁阀型号不同,调拨困难,且价格昂贵,还增加了HIL测试过程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单元与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通过真实的负载对ECU进行测试时,导致的经济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负载单元,所述负载单元用于模拟电磁阀的负载特性,所述负载单元包括:负载模块,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一端用于与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位置反馈模块,所述位置反馈模块包括电感单元和电阻单元,其中,所述电感单元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感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阻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电感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感,所述电阻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阻。
可选地,所述位置反馈模块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三端用于与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负载模块包括:微调电感器,所述微调电感器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第四端电连接;滑动变阻器,所述滑动变阻器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微调电感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位置反馈模块还包括:电容单元,所述电容单元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感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容单元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阻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容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容。
可选地,所述位置反馈模块还包括:续流二极管,所述续流二极管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电阻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感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感单元的第二端还用于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五端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开关为晶闸管、继电器或者光耦。
可选地,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为电源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潍柴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潍柴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015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性能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裙板
- 下一篇:分隔式燃烧系统及具有其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