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越陡倾顺层桥梁桩基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93007.9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01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尹平;唐浩;刘佳文;游红军;杨东;曾鹏;陈林;余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5/38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与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353 | 代理人: | 闫光慧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越 陡倾顺层 桥梁 桩基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越陡倾顺层桥梁桩基支护结构,包括:桥梁桩基;多个支撑桩,多个所述支撑桩垂直设置在所述桥梁桩基一侧,所述支撑桩位于可能崩塌的陡倾顺层处,多个所述支撑桩呈双层圆弧状排列分布;支撑梁;多个锚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桥梁桩基靠近陡倾顺层的崩塌面处设置支撑梁,让锚杆和支撑桩将支撑梁支撑设置陡倾顺层可能发生崩塌处,在陡倾顺层发生崩塌时,支撑梁能够缓解陡倾顺层对桥梁桩基的冲击剪切力,以此有效的减少可能发生崩塌的陡倾顺层对桥梁桩基的伤害。因此有效的保证了对桥梁桩基的使用寿命。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没有对未崩塌的陡倾顺层进行防护处理的缺点。对桥梁桩基的进行支护工作,满足实际施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桥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越陡倾顺层桥梁桩基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由于地质体的复杂,陡倾顺层斜坡的空间特性还难以较为客观的描述,顺层岩质滑坡介质和所处地质环境及岩体力学环境的复杂性、演变性,岩体力学的力学参数的准确确定还难以做到。
在现有技术中,都是针对已经出现崩塌的陡倾顺层进行研究处理,很少有对未崩塌的陡倾顺层进行防护处理,因此无法保证对桥梁桩基的前期保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没有对未崩塌的陡倾顺层进行防护处理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穿越陡倾顺层桥梁桩基支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越陡倾顺层桥梁桩基支护结构,包括:
桥梁桩基;
多个支撑桩,多个所述支撑桩垂直设置在所述桥梁桩基一侧,所述支撑桩位于可能崩塌的陡倾顺层处,多个所述支撑桩呈双层圆弧状排列分布;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置在多个所述支撑桩的顶端上,所述支撑梁呈圆弧状;
多个锚杆,多个所述锚杆的一端插接在所述支撑梁内,所述锚杆的另一端延伸至陡倾顺层内,且多个所述锚杆呈竖直平行分布。
可选的,同一竖直平行设置的多个所述锚杆组成一组支撑锚组;
其中,所述支撑锚组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支撑锚组沿所述支撑梁的外壁矩形阵列分布。
可选的,所述支撑桩为钢管,且所述钢管在其空心内浇筑有混凝土;
其中,所述锚杆倾斜插接在所述支撑梁上。
可选的,所述锚杆插接角度为a,所述锚杆插接角度a为10°~35°。
可选的,所述支撑梁、多个所述支撑柱和多个所述锚杆呈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
可选的,所述桥梁桩基的外部套设有护壁,所述护壁为筒状。
可选的,所述护壁与所述桥梁桩基为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
可选的,所述护壁的厚度为20cm~3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桥梁桩基靠近陡倾顺层的崩塌面处设置支撑梁,让锚杆和支撑桩将支撑梁支撑设置陡倾顺层可能发生崩塌处,在陡倾顺层发生崩塌时,支撑梁能够缓解陡倾顺层对桥梁桩基的冲击剪切力,以此有效的减少可能发生崩塌的陡倾顺层对桥梁桩基的伤害。因此有效的保证了对桥梁桩基的使用寿命。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没有对未崩塌的陡倾顺层进行防护处理的缺点。对桥梁桩基的进行支护工作,满足实际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穿越陡倾顺层桥梁桩基支护结构的整体结构安装使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93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料箱堆垛机立柱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啮合套加工用铣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