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电线圈用具有收紧功能的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78262.6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47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聂宁;刘丽芳;刘家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源市三鑫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9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朱守鑫 |
地址: | 4546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线圈 用具 收紧 功能 绕线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电线圈用具有收紧功能的绕线机,涉及放电线圈技术领域,包括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收紧组件,当缠绕完毕时,由于缠绕时通过将线圈穿过透孔在缠绕至分制线筒上,实现绕线的,且线圈具有一定的硬度,通过手工剪断线圈的一端,再通过启动旋转电机B,旋转电机B带动活动轴B,活动轴B带动螺纹柱,螺纹柱带动线圈筒逆时针旋转,线圈通过旋转电机B的旋转带回,且实现将线圈自动收紧在线圈筒上,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需人工手动收紧,且也保障缠绕过程中的紧绷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电线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放电线圈用具有收紧功能的绕线机。
背景技术
放电线圈用于电力系统中与高压并联电容器连接,使电容器组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后的剩余电荷迅速泄放,因此安装放电线圈是变电站内并联电容器的必要技术安全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容器组再次合闸时,由于电容器仍带有电荷而产生危及设备安全的合闸过电压和过电流,并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带有二次绕组,可供线路监控、监测和二次保护用。
目前,在进行绕线结束后,通常由人工将绕线筒上的分制线圈一端线圈进行绕线在绕纤筒外表,较为增加了人工负担,且降低了一定的绕线效率,其次现有的分制线圈在通过收卷机构收卷时,通常会出现线圈缠绕较不紧密, 易出现缠绕不均匀的情况,不方便后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电线圈用具有收紧功能的绕线机,具有容易定位,方便安装,结构简单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在进行绕线结束后,通常由人工将绕线筒上的分制线圈一端线圈进行绕线在绕纤筒外表,较为增加了人工负担,且降低了一定的绕线效率,其次现有的分制线圈在通过收卷机构收卷时,通常会出现线圈缠绕较不紧密,易出现缠绕不均匀的情况,不方便后期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电线圈用具有收紧功能的绕线机,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收紧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组件内部的旋转电机A,旋转电机A的上表面设置偶遇活动轴A,活动轴A的一端设置有承放圆板,承放圆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支撑组件上表面的立板,立板设置有两组,且对立设置,立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孔,立板的侧面开设有长槽,长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长槽通过连接杆与滑动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把手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钉,长槽的一侧开设有圆孔,固定螺钉通过贯穿把手与圆孔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组立板之间设置有活动柱,活动柱的上表面设置有压制块,压制块的两侧设置有衔接杆,活动柱通过压制块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放置板以及开设在放置板上表面的凹槽,放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穿孔A,旋转电机A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活动柱通过压制块与穿孔A贯穿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紧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组件上表面的衔接板,衔接板的侧面设置有衔接柱,衔接柱的上表面设置有立杆,立杆的一端设置有承放桶,承放桶的内部设置有旋转电机B,旋转电机B的上表面设置有活动轴B,活动轴B的外表面套接设置有螺纹柱。
优选的,所述螺纹柱的一端设置有卡块,衔接柱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外表面开设有透孔,螺纹柱的外表面套接设置有线圈筒,线圈筒的上表面开设有穿孔B,线圈筒通过穿孔B与螺纹柱套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源市三鑫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济源市三鑫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78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